吃得出的快樂

 
 

「輕鬆啲啦,香港人!」一句經典的廣告對白,道出我們的生活實況。香港人為生計、為三餐、為學業忙得透不過氣來,人人都好像壓力煲一樣,情緒隨時爆炸。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客觀的現實環境,卻可以自我調整,以輕鬆的心情面對一切。除了運用適當的情緒疏導方法外,原來食物亦可幫助我們穩定情緒,保持心境開朗。且看營養師有什麼建議,讓我們吃出愉快心情。

 

天然食物營養素與健康情緒
面對挫折會沮喪失望、發生不快的事情會氣憤……際遇、環境固然影響人的情緒,但在這些表徵的背後,可知我們身體內有哪些物質「操控」着我們的情緒?其實,我們的情緒是受着不同的荷爾蒙或化學物質所影響,而一些荷爾蒙並不能靠人體自行製造,需要透過食物來補充,故食物和情緒的關係十分密切。

至於影響我們情緒的物質,主要為血清素(Serotonin)和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血清素的作用是保持情緒平靜,使人有滿足的感覺,並有安眠的作用。若缺乏血清素,不但影響人的體溫和食慾,使人脾氣暴躁,甚至可引致焦慮症、驚恐症等情緒病。

而甲腎上腺素是另一種能夠提升情緒的激素,由腦神傳導物多巴胺(Dopamine)衍生出來,對於保持醒覺和睡眠均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令人感到興奮和有活力,但也可以使人感到壓力、表現激動。若缺乏甲腎上腺素,或可引致抑鬱症。

註冊營養師陳玉儀表示,有些天然食物由於本身含血清素, 故一般人食用後可以增加血清素含量,幫助我們保持穩定情緒,例如香蕉、磨菇、菠蘿和合桃等。此外,亦有一些天然食物的營養素,能夠幫助身體製造血清素或甲腎上腺素,當中包括色氨酸(Tryptophan)、維他命C、維他命B6、生物素(Biotin)和複合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

令人開心的營養素<
色氨酸其實是氨基酸(即蛋白質)的一種,是腦部製造血清素必須有的物質。而這種蛋白質是人體不能自行製造的,因此,需要透過食物來補充。根據資料顯示,小米、麥類食品、香菇、黑芝蔴、香蕉等,都含有豐富色氨酸。

陳玉儀亦指出,火雞、雞肉與其他肉類比較,所含的色氨酸最豐富,另雞蛋亦有充足的蛋白質,是增加腦部血清素的重要食物。但請緊記,成年女性每日可汲取蛋白質的分量為46克,男士則為56克;若攝取過量可引致肥胖問題,加重腎臟負荷。

除了色氨酸外,維他命B6同樣有助製造血清素,而以上提及過的香蕉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6,可見它是不能或缺的「開心食物」。此外,穀類食物也能補充維他命B6,幫助製造血清素。不過,汲取過多維他命B6造成容易疲倦及削弱身體抵抗力,所以成年人每日不應攝取多於1.3毫克的維他命B6。

相反,若人體攝取生物素不足便容易造成疲倦,並且令脾氣暴躁。想令自己經常保持精神飽滿、心境平和,可進食適量的熟蛋白和果仁。雖然,目前尚未有明確研究指出攝取過量生物素,對身體會構成哪些健康問題,但陳玉儀表示,每日只需30微克便足夠人體所需。

維他命C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亦是幫助製造甲腎上腺素重要養分,而一般帶酸的生果如橙或檸檬等,都含豐富維他命C;蔬菜方面,則以西蘭花的維他命C含量最優勝。由於攝取過量的維他命C可引致肚瀉,並增加患腎石的機會,故陳玉儀提醒,成年女性每日只需75毫克的維他命C,而男性只需要90毫克便足夠。

我們的情緒亦會受到血糖影響,若血糖不穩會導致情緒起伏不定,例如血糖過低便會引致情緒低落、精神不集中。而複合碳水化合物便具有穩定血糖作用,有助提升集中力,並幫助把色氨酸帶到腦部,從而提高血清素水平。複合碳水化合物一般存在於米飯、麵食、麵包、馬鈴薯,建議成年人每日的攝取量以佔總熱量的百分之50-60 為原則。

飲食習慣與情緒
有報導指,吃朱古力可以令人開心一點,原來此言非虛。陳玉儀表示,由於朱古力含有苯乙基胺(Phenethylamine)這種蛋白質,有助增加體內的多巴胺,因而可以提升睡眠質素和動力,促使情緒穩定。此外,朱古力又含有一種名為 Anadamide 的化學物質;此物質可影響腦神經,製造安多芬,讓人有開心、興奮的感覺。所以,在情緒低落時,不妨吃一點朱古力。但朱古力因含有高糖分,故此不宜進食過量。

除了朱古力外,還有其他食品同樣有助我們改善情緒質素,例如芝士就是其中之一,它含有豐富氨基酸,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此外,大豆亦是幫助製造血清素的最佳「原材料」,所以,食用豆腐花、豆漿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陳玉儀亦提醒,芝士含脂肪量較高,容易致肥,而且市面一些豆腐花或豆漿含高糖分,若影響的血糖過多同樣可導致情緒不穩,故必須留意食用的分量。

 

戒高脂肪食物
許多香港人習慣每日飲至少一杯咖啡,認為有助提神。原來,汲取過多的咖啡因對我們的精神健康會造成反效果。因為咖啡因可引致皮質醇這種壓力荷爾蒙增加,令身體需要用更多血清素來平衡情緒;若體內積聚太多咖啡因,會引致脾氣暴躁。此外,一些汽水飲品同樣含有咖啡因,所以不宜過分飲用。

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是健康情緒的「大敵」。這些食物需要長時間和更多胰島素來消化,令身體血糖降低,並會促使製造更多皮質醇,增加壓力感。至於客觀環境所形成的壓力,我們則無可避免;而壓力會令身體製造自由基,使細胞氧化,形成許多慢性疾病。阻礙自由基形成的最佳方法,就是多吃抗氧化的食物,生果就是理想的選擇。所以,少吃蔬果的話,不僅影響情緒,更會損害身體健康。

香港人食無定時。別小覷這種壞習慣對健康情緒的破壞力,因為定時進食能夠為身體穩定地提供熱量,令血糖保持穩定,情緒亦能夠穩定,故若不定時進食,容易造成情緒波動。陳玉儀表示,人體需要4小時消化一頓飯,所以最好每餐之間的進食時間,不要超過這個「時限」。除此之外,養成運動的習慣對健康情緒同樣有幫助,因為運動可令身體製造安多芬,提升我們的開心情緒。

 

 
 
主頁 | 最新消息 | 今期內容 | 讀者回應 | 訂閱或補購 | 刊登廣告 | 每期重溫 | 認購及捐獻 | 引言及使命 | 誠意推介/顧問團
2024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The Media Evangelism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