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牌殺人事件》-饒恕能化解一切仇恨

billboard

TEXT/ 黃港全傳道
PHOTO/二十世紀福斯影片

《廣告牌殺人事件》在2017年金球獎獲得戲劇類「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劇本」4項大獎!並且在女主角法蘭絲麥杜雯(Frances McDormand)與新任金球男配角森洛維爾(Sam Rockwell)的精湛演繹下,更榮獲奧斯卡7項提名,人氣超勁,也被認為十五年來最有戲味的電影 。電影讓我們學習到,人生本有很多不如意的事,但只有愛及饒恕才能結束紛爭。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的故事由米德烈太太(法蘭絲麥杜曼)愛女不幸被姦殺,但等了七個月,案情仍亳無寸進,她也察看到警署不能也不想作甚麼,在偶然看見公路上的荒廢破爛大型廣告牌啟發下,租下3塊廣告牌,刊載批評已患末期癌症又是鎮上為人尊敬的威路比警長(Woody Harrelson飾演),指斥警長辦事不力,從而引發警局、家人及鎮上巿民對她不滿而發展,廣告牌引發的不同效應結果,最終有人自殺,也有人差點被誤殺,但遺憾地,最後姦殺她女兒的兇手仍不能伏法作結束。

 兇手就是人心內的仇恨,永遠沒法捉拿得到。

平靜小鎮的人性仇恨
本片監製編劇導演集於一身的Martin McDonagh,藉着小鎮的廣告板引發起的批評事件效應,憑藉多位演藝高手大展演技之外,他在取鏡、配樂及故事鋪排方面,在接近兩小時的電影中,帶出平靜小鎮中的人性心態,在面對仇恨之間的描述,讓人反思到仇恨只會產生更多仇恨,苦毒只會繼循環下去,最終所有人也會是輸家,只有人的寬恕,才是最佳解決問題方法。

導演手法及故事鋪排與高安兄弟(Coen Brothers)的不同獲獎電影十分相似,導演以簡單的偶發事件,展示人性陰暗面延續至故事慘不忍睹的無奈結局,讓觀眾對人性不同層面作出反思。與高安兄弟所用黑色幽默不惶多讓,導演McDonagh處處也藉黑色幽默手法,在緊迫氣氛下,給觀眾一杯涼水壓驚,也頗為有特色。

除此以外,McDonagh也對現實美國政府不滿作出抽水,包括被傳統歧視弱勢人士如同性戀者、侏儒及黑人等在社會沒人尊敬人士的發聲,電影展示這些受歧視的二等人相比其他人更有人性,也勇於為公義站台;反之歧視他們,表面很受尊敬的白人警務人員,才是社會中應受指責的。

電影開始之先,警員廸臣(森洛維爾Sam Rockwell飾)駕警車經過廣告牌,看見頑固強桿的米太刊登批評自己所尊敬如父親的警長上司時,立刻報告正值一家享用復活節晚餐的上司進入戲軌,而以廸臣在片末時讀到威路比警長給他的遺書教導-以愛為基礎成為優質警員,再藉由廸臣傷害至差點沒命的廣告牌公司負責人,在醫院中對廸臣的關顧,讓他反思明白只有寬恕及體諒,世界才美麗,至最後,廸臣終與結怨者米德烈太太重建關係結束。

Frances McDormand and Peter Dinklage in the film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Photo by Merrick Morton. © 2017 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hoto by Merrick Morton. © 2017 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復活式的改變
McDonagh帶出人的生命是可以復活式的改變,一條沒有愛心又懶的蟲,可以憑藉愛心成為一個有公義,又能饒恕別人,不怕死的硬漢。

整套電影雖然沒有曲折劇情,也沒有扣人心弦的特技,或任何纒綿的戀愛,但觀眾可以藉這部電影探索人性,反思到當人遇到不公平遭遇時,是否只諉過於人,不顧一切用自以為正確方法,不分青紅皂白與世人對抗,不擇手段、不理後果以個人方法達到目標,以復仇回報別人仇恨或抵抗?

看畢電影,反思到甘願為眾人的罪受死的主耶穌,祂即使為我們被羞辱甚至並被掛在十字架上,但祂並沒有用自己的計劃成就救恩,也沒有差派12營天使用自己方法拯救自己,祂更求天父饒恕釘祂十架的兵丁,也預早為會在危難中離棄祂的門徒禱告,用愛去面對仇敵,以饒恕處理仇恨,而因此主的道才能更被神使用及廣傳,因為神就是愛。

《廣告牌殺人事件》最終不因廣告牌而找到兇手,但它讓人知道兇手就是人心內的仇恨,永遠沒法捉拿得到,而不擇手段只能帶出更多仇恨,世界被弄至永無寧日,但只有愛及饒恕,人才能成為最終復活者及得勝者。

黃港全傳道
喜歡透過電影及話劇啟發思維的傳道人

(文章節錄自2018年3月號《電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