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南教授龍的疑惑講座-中國人文精神與宣教歷史

chinese1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為何中國人擁有發人深省的《論語》、《道德經》,卻無法制衡專制暴君?中國自唐代已有傳教士來華,但基督教的傳播始終波折重重。今天國內的傳教境況又是如何呢?香港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陳耀南博士為你一一剖析。

說易行難

《道德經》與《論語》均為中國人偉大的著作,尤其是《論語》確立了歷代君臣父子有禮有節的典範。為何這些備受尊崇的著作卻未能改變中國皇朝的專橫制度?反而從秦朝開始,一直至明清,君主的專制越演越厲害?陳教授指尊崇《道德經》的道教不著重靈魂或死後之事,只顧現世的種種利益;至於儒家的《論語》,陳教授引傳教士利瑪竇的評語:「道德的理論是好的,可是作者忘記了人的良心會疲倦、軟弱,又不肯向慈祥的天父求教,所以二千多年來都沒有人能做到聖人。」

 

Yan_Liben._Thirteen_Emperors_Scroll_detail._Boston_MFA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皇帝自以為神

十九世紀有位基督教背景的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Lord Acton)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這句話今天在西方國家已是共識及政治的真理,但陳教授指我們在中國的儒釋道三教中都找不到類似的話。「中國皇帝既不認識又不敬愛唯一的真神,失去了監督和制衡,失去主內弟兄姊妹的身份自覺,又沒有替上帝管理世界的謙卑和認真的使命感,於是一切民主人權法治科學經濟難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往往會自以為是真理甚至是神的化身,不容許懷疑不容許反對,結果形成專橫腐敗。

歷劫卻興旺

如果說認識耶穌就能教人蒙福,中國就曾有四次與幸福擦身而過。「第一次是唐朝的景教,第二次是元朝的也里可溫(在阿拉伯語中是蒙福者的意思),第三次是明清之間的耶穌會,第四次就是嘉慶年間馬禮遜來華,可惜每次不是被禁就是傳教士被驅逐。」慶幸的是第四次來華宣教時留下許多種子,在經歷過災難以後漸漸復興,現在國內興起可謂第五波的基督教熱潮。「據統計,1949年時全國只有七十萬基督徒,但現在保守估計有過億信眾。」不過陳教授提醒,基督徒的數目是增加了,可是中國人的人口也暴增,比例上仍然不足。

 

4_640_271
泉州出土的宋元景教石刻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信耶穌與迷信無分別?

資訊發達加上物質主義泛濫,全球宗教都在面對著信心危機。「許多人甚麼都不信,除了金錢利益,沒有任何信仰。」陳教授更指出由於中國人向來著重實用主義,但倘若基督徒以功效為最高價值,那跟迷信坊間的偶像邪靈便沒有分別。如何在中國人注重人本精神、實用主義的基礎上引領更多人歸向基督,從而成為祝福世人的群體,將是中國傳道人的挑戰與使命。

陳耀南教授主講的龍的疑惑已上載至Youtube,有興趣的觀眾可以點擊收看。


 

▌HOT!!! 最新文章 ▌

千古家庭難題 唯靠主智慧 – 何偉強牧師夫婦的分享

立志做壞事 宇海文重生唱出《天堂讚歌》

信仰疑問-基督徒可以祭祖嗎?

現代愚公-前亞洲電視執行董事葉家寶

街頭歌手走上舞台 黃劍文絕望中尋到路向

二手名牌衣飾及珍藏品慈善義賣

1 Trackback / Pingback

  1. 影音使團 - 最新消息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