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療法

Artboard 4

天灸是古代灸法之一,最早記載於唐代孫思邈《千金方》,廣義上屬現代的「穴位敷貼療法」。

text:黃子明註冊中醫師

天灸療法是於夏季的三伏天,使用辛溫發散中藥(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等)研成的粉末,用薑汁調成糊狀,敷貼於特定的穴位上。炎熱氣溫與藥物辛溫性質相輔相成,通過藥物的刺激和吸收,以及經絡的傳導,達致宣通經絡、祛除寒邪、補益正氣、調節臟腑功能及平調陰陽的功效,發揮「冬病夏治」的作用。

「三伏天」為中國古代曆法推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也就是所謂「熱在三伏」。「伏」是中國天文學術語,是指大火星由天空漸漸下沒地平線的過程,就像人們俯身伏地的意思。由於「伏」分為初伏、中伏及末伏三個階段,所以這段時間又稱為「三伏天」。「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共維時30-40天。

「冬病夏治」源於《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根據《內經》所述,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相符,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此時人體經脈氣血運行充盈,肌膚腠理開泄,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吸收。此時選取穴位敷貼,藥物之氣最容易由皮膚導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治療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各種風寒濕痺痛症、哮喘、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病,多因正氣虛弱,感受風寒而誘發或加重,且多發於冬季,故稱「冬病」;夏季人體腠理開泄,榮衞之氣通達,便於藥物吸收,這時若順時就勢,採用辛溫藥物作穴位敷貼,以扶助正氣,祛除伏寒,以達致「緩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稱「夏治」。

盛夏三伏天進行天灸療法,是中醫「天人相應」、「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治則,結合運氣學說和經絡學說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

天灸的適應症包括常見都市病,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咳嗽、關節痛、腰痛、風濕痺痛、體虛易感冒、濕疹、腸胃不適、痛經等。特別是各種痛症,中醫理論認為,肝主筋主風,脾主肌肉主濕,腎主骨主寒,故此進行天灸治療痛證,多選取背部之肝俞、脾俞和腎俞穴進行敷貼,以收強肝腎、壯筋骨、健脾實四肢、祛風寒濕痹之功。除了天灸,醫師會也根據病者的病情及體質處方用藥,以加強鞏固療效。

研究指出,天灸療法必需至少連續治療三年,以提高及鞏固療效。國內中醫文獻以及目前內地及台灣地區已施行天灸多年的中醫院所作的統計報告顯示,咳嗽、氣喘症狀在治療後均得到改善,更提升身體免疫力,減少感冒次數,減輕及治癒過敏症狀,增強體力。

2021年三伏天時間

初伏︰7月11-20日

中伏︰7月21-8月9日

末伏︰8月10-19日

( 節錄自《天使心》,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82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