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自己的遺照是甚麼樣子嗎?
死亡並非專屬老年人,不管你處於人生哪個階段,一場疾病、一次意外,都可以令你我就此離場。問題是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帶着遺憾,還是坦然面對?
社工出身的志偉和Cherry,因着一份使命、一種負擔,創辦了「百人遺照」事工,透過拍攝遺照切入生死話題,引導大家反思生命與死亡的意義。
藉遺照反思人生
由拍攝前準備,到正式拍攝,再到挑選照片,不少參與過的朋友都認為整個過程如同一場輔導。
「這也是個陪伴和探索的過程。」志偉說。「對方來之前,我們會給予一些問題引導他思考,看似在回答我們,實際上是在回應他自己,例如為甚麼想拍遺照?想拍一張怎樣的遺照?穿甚麼衣服?過程中,很多朋友都願意聊自己的故事,我們也樂意聆聽,幫助他回想內心有沒有鬱結、心願、遺憾還沒有處理呢?」他說有些事也許對方從沒跟別人說過,但在那不帶批判的環境中,反而說出來釋懷了。
拍完照片會即場篩選,Cherry指大部分人都不明白為甚麼要選擇,甚至覺得選擇困難。「遺照向來是生者為死者挑選,如果自己選也覺得難,那由家人、朋友選不更難嗎?其次是,你想呈現甚麼樣子給送你走的人呢?」選好照片後,他們會留下幾道問題,希望對方對自己的生命有所反饋,比如有人會寫信;有人會珍惜當下,致電給幾年都沒約成的朋友見面……
( 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224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