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主義下流失的信仰真諦 陳韋安博士

J_H_3970_meitu_1

「當人們帶着消費主義的心態進入教會時,會先考慮這個教會是否適合自己,才選擇加入該教會與否;正如去買東西,適合我的,就會付款。但作為信徒,如帶着這樣的心態進入教會,會有問題嗎?答案是會!」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陳韋安博士如此道。曾前往德國進修、回港後研究禱告神學、政治神學、華人教會屬靈傳統的他,帶大家探討消費主義會帶給教會與信徒什麼影響,及在這些影響下,信徒當如何自守。

什麼是消費主義?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消費主義(Consumerism)指相信持續及增加消費活動有助於經濟的意識形態;創造出在生活態度上對商品的慾望及需求(多消費是好事),讓資本主義可以提高工資及提高消費。陳博士解釋道:「消費主義本身就是資本主義引伸出來的,它告訴消費者需要什麼,而不是消費者自己去選擇。這種消費模式,在香港一早就有。」生活在香港的消費文化中,消費主義不單影響着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作為生產者,也同樣受市場的牽制。

消費主義下的教會與信徒

香港是以消費主義為先的地方,鋪天蓋地的廣告以五花八門的方法侵蝕我們的思想:告訴我們塗化妝品才「靚」,瘦才「正常」,穿時裝才「跟上潮流」,用某牌子才「高貴」。然而,把焦點放在物質之後,我們變得自我中心,狂妄自大,忽視了群體的生活,不知不覺間認為供養我們恩典的不是上帝,而是產品。陳博士指出:「消費主義是違反信仰中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就是『犧牲』。因為消費就是付出,無論是教會或是信徒參加教會都要有付出時間、包容或忍耐等,而這些東西同時也是違反消費主義。」在信仰當中,你的付出都是犧牲,而這也是不求回報的。

「當我們回教會聽道時,我們是因為有需要:尋找上帝的需要,對祂說話渴慕的需要等;而教會也會給予信徒有需求的課程或活動。」當以這思維去理解需求與供給,陳博士續道:「所以,信徒的問題不是對教會沒需求時就不做某些事;或當我們停止消費時,就不需要教會或聽道;而是我們應當用一個完整的眼光去看待信仰。」

教會的種種問題也不光源於信徒的消費主義思想,也是當有些教會或機構將事工看作為一個市場時,信仰背後的意義就會變質,「當一場佈道會背後的意義改變──着重參與的人數而不是佈道內容時,問題就會出現。教會為了迎合信徒,漸漸改變了本來的異象。」

「教會會有很多的異象或理想,當以這些異象或理想作為傳福音的工具時,就像一間公司要向股東交代般,想要幫股東賺取最大的利益(賺取更多的人)。教會很容易把傳福音的使命看作為一個品牌或口號,就如公司般想借推廣這品牌(使命),繼而將事工合理化,促成自身的目標。」教會必須清楚明白一切的異象背後都是要將福音廣傳,帶領人到上帝面前,當定晴在上帝身上時,人數的多少都不最重要,因為賺取人心的是神,不在於人。

J_H_3926

信徒的反思

上帝透過《箴言》3章5-7節告誡我們:「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然而,在消費主義下,我們是否忘記了我們的身份呢?陳博士提出了以下幾點讓大家去反思:

上帝是首位?

當我們在公司中,遇到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不要只回到教會與人分享,反之可主動為你的領受或對方禱告。嘗試在你的工作、人生中找到上帝,而不是將生活與上帝分開。無論在教會或工作中,我們其實都在做與上帝相關的事情。

你與上帝的關係是······

香港人的生活很忙碌,在香港做基督徒則更加忙:每個禮拜日會要固定回教會崇拜;平日或禮拜六要出席小組聚會、活動等。在典型的香港社會中,每個人的時間安排都會被排得滿滿的,但這並不是說人忙就不參加聚會或活動,而是思想你生命中有否與上帝同行?在你與上帝的關係中,物質、金錢、工作、生活、與人相處是否更重要?

背起十字架?

在消費主義下,信徒會因為外在環境或自身的事情所影響:工作不順利時會失落;遇到與同事、弟兄姊妹間爭吵時會埋怨……昔日的門徒與今日的信徒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昔日的門徒沒有被消費主義所影響,因此他們不會先想我可以從教會或課程中得到什麼,即使在資源不足或遇到困難時,也不受環境影響,這是因為門徒從一開始便知道他們背負的是十字架。那活在今天的我們呢?背起了我們的十字架了嗎?

J_H_3986

教會的反思

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4-26節)

面對着整個消費文化時,最重要的是要捉緊信仰的本質,教會更加要帶領信徒去自守和謹守誡命。教會本身必須去檢討:從事工從開展到結束,是為了教會本身,或是上帝?有否把會友人數或活動出席人數,視作為一個業續?在開展聚會或講座,有沒有刻意搞得大型,以提高效果?倘若有,這便是事工產品化和量化。除不斷檢視自身所行的是否合乎上帝心意,也必須時刻儆醒,避免落入消費文化的風氣。

教會需要花更多時間、心機去培訓信徒,也要重新去思考,如何去牧養出一班主的「門徒」,重視門徒的生命本質,多於數量。而當教會看重門徒的牧養和培訓,牧者和信徒便要有犧牲的準備,例如時間、精神;而在這一方面,我們需要更多時間和耐性去接納自己的不足,與面前更多未知的衝擊。

不論是現今的消費主義,抑或是其他方面的衝擊,其實上帝早已告訴我們該如何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章2節)

撰文:Tiffany
攝影:Jason Ho

(原文刊登在117期《天使心》月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