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沙頭 月懸海角

fb-1

到底沙頭角是個怎樣的地方?這個充滿神秘感、聽起來遙不可及的邊境禁區全是農田嗎?還有牛耕作嗎?是片荒蕪地嗎?有網絡供應嗎?

除了這些疑問外,也許有人會想到遠古流傳的一句歇後語:「沙頭角村長個女—李愛」李愛,轉化為「你愛」,在粵語中表示「你要」,整句歇後語意是指人人敬而遠之。到底李愛是誰,是否真有其人?原來李愛是個男人,他是50至60年代鹽寮下村(俗稱沙頭角村)的村長,後來不少人以訛傳訛,誤以為李愛是女性而傳出這耐人尋味的語句。

讓我們一同進入禁區,揭開這地方的神秘面紗,發掘鮮為人知的一面!

禁區之謎

「沙頭角」,這個名字源於清朝末年,一位官員巡視大鵬灣時,讚嘆海邊美麗景色而寫下的詩句:「日出沙頭,月懸海角」,因此而命名。

沙頭角禁區處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主要原居民為客家人和水上人兩大族群,昔日以捕魚與農耕為生,且設立墟市作買賣,區內居民自給自足。昔日大多數居民靠海維生,為祈求風調雨順而設立天后廟等廟宇,早期建於嘉慶年間(1796年至1820年);另外禁區內也有基督教教會,於1933年成立。

1898年,港英政府向中國租借新界,並將沙頭角分劃為中、英兩方的地界,成立了「中英街」。1951年,因邊界罪案嚴重,尤其偷渡及走私甚為猖獗,使當時的港英政府頒下《1951年邊界封鎖區命令》,沙頭角邊境從此成為禁區。由那一年開始,於沙頭角石涌坳設立檢查站,凡進入禁區範圍的人士及車輛必須持有禁區通行證。繼2012年局部開放後,數條村落脫離禁區範圍,使邊境禁區範圍縮小,現屬的禁區範圍仍需使用禁區通行證進入。

fb-2

沙頭角內的教會

起初1920至1930年代由西方宣教士藉福音船到來向漁民傳福音。因沙頭角是當時的漁業重鎮,故於1933年在此地成立堂會。教會位於新樓街,現任牧者為唐新泉牧師及余玉卿牧師(師母),是次邀請到師母與我們分享牧養「禁區教會」的感想。

「2007年來到沙頭角堂,這地人口比例長者佔多,昔日大部份為漁民,教育水平較低。這裏的居民很單純、有獨特傳統文化、且有很多大家族。他們生養聚多,關係網絡大,由於居住相近、環境清幽、生活優閒,所以他們喜愛家庭樂與教會生活。」唐牧師與師母來自城市教會,當年懷着信心、愛心、勇敢、堅持與戰戰兢兢的心情到來。

衝出沙頭角

由於沙頭角本區人口老化,長者居多,教會為他們設立長者團契,強調佈道福音訊息,每次均有見證分享,讓未信主的居民可認識神。另外讚美操團隊方面,因師母曾看到有未信主的居民自組跳讚美操,繼而保持在教會內每星期教授,不止靈魂體增長,亦能作佈道,如今團隊約十人,但師母指出區內以此傳福音仍很困難。

「因禁區內需辦通行證出入,所以與其他外面的機構合作較困難。曾有外面的長者服務機構想與我們合作,但因證件問題,只有兩人可以到禁區內,最後合作上取消了,只有教會獨自到老人院探訪。另外,亦因區內家族網絡龐大,不少上一輩的長者均拜偶像,令下一代的子女,甚至年青人到教會聚會,但不會承認是基督徒,也不會接受施洗。也有未信主的家長帶小朋友到教會上主日學或參與已婚小組的活動,弟兄姊妹就能以此主動關心他們,亦鼓勵多與未信主的朋友分享個人見證。」

面對禁區內種種的限制,沙頭角堂於2013年於上水建立分堂,期望將福音廣傳而不受地區規範。但師母仍感恩沙頭角堂弟兄姊妹接受牧養及教會發展策略,於人數與各人靈命上均見成效。她挑戰教會弟兄姊妹在禁區內作大型佈道,以見證、詩歌、讚美操等方式繼續傳揚神的愛,為未信主的居民禱告,願神大大賜福這地方。

fb-3

後記:

這個看似神秘的禁區和城市看來差距甚遠。沒有喧嘩熱鬧、沒有大型百貨公司、少有娛樂、交通不便……但就是喜歡這地的幽靜、無憂無慮、簡單與安逸,還有最珍貴的人與人之間關係。我們常常忙碌生活中,難以安靜,這地就是一個避風港,教導我們以簡單的心態來看人生。對於沙頭角禁區應否開放,外界引起很大的爭議,與其在思想它的去向,倒不如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保護這地,維繫這地的寧靜、單純與快樂,保留這片與別不同的土壤。

撰文:Jodie Ho
攝影:Tidus

(節錄自132期《天使心》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