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及聖誕節期 教堂花藝

a1_meitu_6

教會年曆之聖誕的週期(又稱為光的週期),由三個節期組成-將臨、聖誕、顯現。週期的中心是聖誕節期,共十二天,由十二月二十五日至翌年的一月五日,教會在這期間慶賀耶穌基督的降生。緊隨聖誕節期的,是由一月六日開始的顯現節期,故名思義,顯現-耶穌彰顯上主的榮耀,乃是節期的重點。聖誕日往前倒數的四個的主日,就是將臨節期,是一個為聖誕作準備的節期;以今年為例,將臨節期於十二月三日開始。教會年曆及節期,其歷史可追溯至第四世紀,它不僅是慶祝或記念的時間表,更是一個有節奏的靈性操練旅程。

等待是守節期的意義

將臨節期所指的「將臨」,不單指到耶穌以嬰孩樣式首度降臨,更包括祂以得勝掌權者的身份再降臨。透過先知書中以色列民對救主降臨的渴想、並新約福音書及書信對主再來的期盼,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對上主的委身,並歡迎基督臨在我們的生命中(第三重的「將臨」)。「等待」是守這節期的意義,在等待中加深我們對基督-真光臨近的盼望。將臨節期的傳統布置是將臨期花環(Advent Wreath):以常綠葉(象徵生命)編成環子(表示上主恆久的愛),環上加上四支蠟燭(一般按節期色彩選用紫色,亦有傳統會將其一改用粉紅色),並在中央放置一支大的白色蠟燭。製作常綠葉的環,一般選材有貴族松、香柏、松、扁柏、冬青等,亦可加上松果、玉桂枝等作點綴,但不宜太多,蓋過常綠葉的主題。花環於主日之間放置雪櫃或陰涼處,定時灑些水,足以擺放整個節期。

擺放將臨期花環,宜配合於崇拜開始時進行燃燭的儀節,以每週遞增的方式燃點燭光:即第一週燃點一支,第二週兩支,如此類推至第四週(粉紅色蠟燭於第三週稱為「喜樂主日」中燃點)。到聖誕日,再會燃點中央的白蠟燭,象徵基督真光。若再配合唱頌將臨節期詩歌及誦經相關經文(可參考《修訂三代經課》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節期的意義必能更具體、深入地模塑敬拜群體的屬靈生命。

除了將臨期花環,教會也可因應其崇拜編排及聚會空間作其他的花藝擺設。將臨節期是禁食、內省的節期,花藝擺設應較為樸素,型態宜內歛,以能凝聚會眾心思;顏色可以節期色彩—紫或深藍為主,因節期色彩本身已經配合了節期的基調。

Advent 1

聖誕的色彩是白色

聖誕節期是禁食之後的歡慶,有將臨期的等待期盼,才能凝聚聖誕節期的喜樂歡慶。這種經忍耐等候而來的慶祝,跟我們身處的商業社會所提供的「預支」模式大相逕庭,大型商場的聖誕布置及尖東的聖誕燈飾,令整個都市早於十一月已彌漫一種所謂節日的浪漫。崇拜學者韋柏認為:「聖誕節期靈性的核心,是十足的上帝成為十足的人,消除邪惡的力量,將受造物和創造挽回到上帝起初世界的意旨這奧祕。聖誕期作為我們將臨期期望的實現,教導我們:挽回創造的工作已經開始。」[1] 韋柏更鼓勵信徒利用聖誕節期,思想基督的道成肉身的榜樣,實踐謙卑的靈性操練。[2] 如果我們認同這節期靈性操練的向度,我們就知道教堂的聖誕花藝必須有別於商業化的擺設。聖誕節期的色彩是白色(也有些傳統用金色),正要表達神聖、純潔、光明與喜樂-這種不一樣的歡慶!

聖誕節期既是光的週期的中心,花藝設計也應突顯光的主題,可多考慮配合燭光的使用。聖誕節是將臨期的實現,白色蠟燭加上鮮花及常綠葉的花環,延伸了將臨節花環的感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象徵意義的花卉,如百合傳統代表童女馬利亞、雛菊代表嬰孩耶穌、大眼雀梅又名伯利恆之星,也是可考慮的選材;聖誕玫瑰(Hellebore)背後有個神話化的故事,無需着意,按花的顏色、型態、季節性,它是可取的選擇。植物的象徵往往與某個歷史時代及文化相關,可作參考,但無需過份執着;反之,應多留意花材的季節性時否與節期相配。型態方面,整體應予人和諧及神聖安寧的感覺。除了環型,圓錐型也值得採用的,酷似樹的型態不單讓人產生聖誕樹的聯想,更提示基督的降生,是要步向掛在木頭(樹)上為世人犧牲的道路(可加一點紅色的果實以聯想流血)。

節期的花藝設計實在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以上只列舉了一些參考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創作者能在創作過程中更深領略節期意義,自己的屬靈生命被主模塑,透過花藝作媒介,將領受及體會呈現,作為向上主的呈獻及與其他的敬拜者的交流與聯繫。

[1] 韋柏著,陳永財譯,《時間:歷久常新-教會年曆與靈命塑造》(香港:基道,2014),頁75。

[2] 同上,頁88-91。

Christmas 3

(文章節錄自《天使心》,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39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

TEXT & PHOTO/洪志娟(美國羅拔韋柏崇拜研究院崇拜學博士生/建道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