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咖啡的法則 領略上帝的磨與煉

coffee_meitu_6

TEXT/ Kenda Wong
PHOTO/ 互聯網

最近,我在學手沖咖啡。

一開始,我這個天天沖功夫茶的「潮州妹」胸有成竹。

打開好友贈送的法國產某名牌罐裝咖啡粉,深吸一口撲鼻的香味!擺濾杯、放濾紙、倒粉,煲一壺滾水淋上。

另一種更濃郁的氣味隨蒸汽上升,隔離房有人循香味來探究更是令我得意洋洋!

捧杯喝上一口,感受咖啡在口中的細膩,和苦夾着酸對味蕾的衝擊,吞下肚去,一股振奮之氣湧上頭頂。妙不可言!在享受咖啡的過程中,我竟然遇到了神!


然而上網看了攻略,才發現原來我的沖法完全不符合「如何沖出一杯好咖啡」的原則:

「將濾紙壓邊反折,再輕壓兩側將扇形打開成錐筒,使濾紙能緊貼濾杯。」

「濾紙放入濾杯、放在分享壺上,用熱水濕紙,除去濾紙雜味,同時溫熱濾杯和分享壺。」

「粉水比例是1:12-15,即10克粉萃取出120-150ml咖啡液。用電子磅量度。」

「忌用滾水,最佳水溫是85-93度,可用溫度計量度。」

「用幼嘴壺均勻緩慢注水,先注入相當於咖啡粉1.5倍的水使粉焗蒸膨脹,等膨脹停止就從中心到邊緣畫同心圓。整個萃取過程控制在1.5-3分鐘。」

「將分享杯中的咖啡液搖勻,使前後段萃取的咖啡液融合,得到一杯完美咖啡。」

一大堆詞彙和數字,看到我「圈圈眼」。但為得到一杯「完美咖啡」也不妨一試。我借來各種器具,手持攻略,提心吊膽一步步照做。

折騰了一番,看着眼前的咖啡液,呼出大一口氣,喝上一口,心裏卻充滿迷思:這就是完美咖啡?究竟是咖啡為我?還是我為咖啡?

coffee-1

試了一輪之後,我又搜尋研究攻略背後的原理。有篇文章基於咖啡成分提取原理,作了簡明的總結:「對於相同的咖啡粉:水溫愈高,愈多苦味溶於水;水粉接觸時間愈短愈酸,愈長愈苦,太長就有苦焦味;水愈多,味愈淡。」。

明白了這些原理,不同的器具手法都可以自行發揮,沖出不同風味的咖啡,沖出自己最喜歡的咖啡。這才是手沖咖啡的精髓和深不可測之處。

按捺不住興奮,我立刻鋪開陣勢再沖一杯。這次我心中輕鬆多了,預先想好自己要的是甚麼口味,就開始沖泡。我更發覺,之前覺得沉悶繁冗的攻略步驟,在多次嘗試之後已經在我腦海中留下印象,使我能更得心應手去運用那些原理。

香味四溢,喜樂由生,端起杯子,我終於感到自己喝到一杯屬於我的完美咖啡:不太酸、帶多點苦、濃淡適中。


捧着咖啡杯,我思緒萬千。

原來種種攻略不過是基於原理和前人經驗總結的一些表面做法,之前的我卻是照搬死守,做了「咖啡法利賽人」。

在信仰上我也走過這樣一段路:初信時十分雀躍,初生牛犢樣樣事經歷神,後來卻想捉住一些「屬靈公式」,期望照着做就可以成為「完美基督徒」。

我又曾試過學了某種佈道方法,反而無法自然地與朋友談到福音;讀了帶敬拜的技巧,反而無法投入敬拜;學了些許神學知識,反而無法虛心聽道……

不知你是否也有過像我這樣的經歷?

喝一口咖啡,我再次提醒自己:要捉住精意,再配合適當的方法,才能帶着信心和喜樂去享受手沖一杯咖啡、享受與神同行。

coffee-2

咖啡若變了味

回想起來,冲咖啡和冲功夫茶的方法有其相通之處,都是使内裏成分溶入水中,但成份不同,關鍵步驟也是不同,但我太依仗舊有經驗,鬧出不少笑話。

例如,茶葉可以沖很多次,我第一次沖完咖啡之後,覺得粉渣倒了可惜,於是再沖一杯,結果只出來淡淡的苦水;又例如,沖茶要用滾水,但我用滾水沖出來的咖啡就帶着一股苦焦味……

當華人遇上基督教,何嘗不是也套用了很多原有的文化概念在神身上:誤將聖經教導當作導人向善、誤將祈禱當祈福、誤將奉獻當善款、誤將十字架當辟邪擺設……如果沒有糾正過來,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是個基督徒,但其實卻是「變了味」,甚至「變了質」。所以,沖咖啡不可當沖茶,信仰也不可「舊瓶裝新酒」。

煉與磨

有人說,怎樣沖固然有影響,但一杯咖啡的味道,70%是由咖啡豆、烘焙度以及研磨度決定的。

不同產地品種的咖啡豆帶有酸味、花果香、可可味等不同風味,適合不同的烘焙度和研磨度。例如花果香濃郁的豆,若用淺度烘焙、磨得細幼,就最能保留風味。

天下間那麼多種豆,有匠人去體會它們的特質,以不同的方法加工成各有特色的風味,任君選擇。這正像上帝對我們每一個人──按着個別的性格、背景、長處、感動,塑造我們成為合祂心意而又帶有個別特色的樣式,給我們特定的恩賜,讓我們相互配搭,使教會這整個身體發揮諸多功能。

不經研磨和烘焙的咖啡豆就無法沖泡。如果我們不肯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經歷煉和磨,也就失去功用,像一顆青澀無用的咖啡豆。

細細品嚐

早上返工順道在快餐店買個漢堡包配杯即磨,是為填飽肚子、提神醒腦;在連鎖店要杯大美式坐一下午工作、做功課、看書,是為了找個地方落腳;買綠標咖啡是為求生活格調,拍照曬圖則是為炫耀……至於速溶咖啡,請允許我說那只是廉價劣質的假咖啡。

上述例子的焦點都不在咖啡。但花時間來手沖一杯咖啡、細細品嚐,則是另一回事──這一刻,你更認識咖啡,也更享受到咖啡;這一刻,咖啡以及你與咖啡的關係,成為了焦點。

我返教會的焦點又是甚麼呢?為免費餐飲和各種好處?為朋友相聚?為婚禮場地?為加入一個宗教?為表善心?接受了兜售天堂門票的假信仰?

抑或,我也真的會花時間去認識耶穌、經歷上帝、享受與祂同行的關係?

(文章節錄自《天使心》,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43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