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明專欄一對症下藥】扶陽天灸冷知識

1_72_meitu_3

自從十多年前醫管局的中醫診所都提供天灸治療後,這種沿於唐代的保健療法開始盛行,深受鼻敏感、哮喘、腸胃敏感及痛症等「虛、寒、濕、瘀」症患者歡迎。由於坊間提供天灸的時段及治療次數各有不同,故在此釐清其背後原理。

天灸療法的由來

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一種「特定時間穴位敷貼」療法,最早文獻記載於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方》。其治療時間在夏至後的「三伏天」,及冬至後的「三九天」,分別是一年中大自然陽氣最旺盛和最潛藏的時間,使用辛溫扶陽之中藥如白芥子、細辛、肉桂、附子等研成粉末,以薑汁調成糊狀,搓成小丸後敷貼於特定穴位上,通過藥物刺激、穴位吸收和經絡傳導,達致疏通經脈、行氣活血、調節臟腑機能之效,發揮防病治病作用。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三伏天是夏季最炎熱時間,《內經》認為「天人相應」人體和自然界的陽氣都是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三伏天」時段人體陽氣達至高峰,經脈氣血運行充盈,肌膚腠理開泄,有利於藥物吸收。此時選取特定穴位敷貼,藥效可由皮膚渗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以鼓舞陽氣、扶正固本、驅散體內伏寒,在盛夏治療冬季好發病症,可收減少發病甚至根治疾病的功效,是謂「春夏養陽」、「冬病夏治」。

三伏天的曆法計算及天灸治療次數

古代曆法用天干和地支合併標示時間,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天干地支相配得出甲子、乙丑等組合,用來表示年月日,如2018年7月1日,就是戊戍年戊午月甲午日。

「三庚」就是夏至起經過的三個「庚日」,到第三個庚日為三伏天的「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初伏、末伏各為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如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然後才進入立秋和末伏。

夏至的「至」是極至之意,春分後晝長夜短,夏至白晝時間最長;同時「夏至一陰生」,陰氣慢慢從地心往上走,但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故為「伏」。夏至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大部分,故還未最炎熱;但隨著夏至後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熱能積累日增,再過20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炎熱了,因此古人用「熱在三伏」形容盛夏。

2018年的三伏天有40天:

初伏為7月17日至26日,共10天;

中伏為7月27日至8月15日,共20天;

末伏為8月16日至25日,共10天。

天灸療法以三伏天為治療時段,而三伏天只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因此只需在每伏時段內各行一次治療已可,坊間所謂「加強伏」者,筆者未找到古籍文獻支持。

天灸治療的操作
醫師將辛溫扶陽之中藥研末、以薑汁調糊製丸後,會跟據患者的體質辨證選穴敷貼,一般集中於身體腹背面正中的任脈和督脈,以及背部兩側的膀胱經上,如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會選取腰背部的腎俞穴和脾俞穴、以及小腿的保健大穴足三里;呼吸系統疾病及過敏症會選肺俞穴、定喘穴;消化系統疾患會加配腹部任脈的中脘穴;泌尿系統及男女科疾病會加配臍下腹部的關元穴和氣海穴,關節疼痛會加配痛點等。「天灸療法」適用於一切「虛、寒、濕、瘀」病症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疼痛、以及慢性胃炎、腸易激綜合症等常見都市病。
.
古代將天灸作為「發疱療法」,會敷貼至穴位起水疱,但會留下長久疤痕。經過歷代醫家經驗流傳,成人一般貼藥時間約1-1.5小時,兒童約0.5-1小時,為取得療效及平衡減低留疤風險的理想時間。
.
最後,感冒發燒、皮膚有破損、孕婦以及一歲以內之嬰兒不宜天灸。貼藥當天須禁食寒涼生冷和辛辣,貼藥後三天內忌食蝦、蟹、牛、鵝、鴨、花生及蛋類等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