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為孩子 燃亮希望 彩.虹.工.程

rainbow

TEXT/ Ginny Lui

PHOTO/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創世記》裏,彩虹是上帝與人立約的記號,一直關顧中國大陸弱勢社群的「彩虹工程」(香港區),已成立近12年。他們矢志透過「短期服務隊」、中國殘障兒童助學計劃及不同的事工,以支援弱勢社群所需,並為教師提供培訓工作,為他們的生命添上一抹愛的彩虹,在雷雨交加之時帶來盼望之光。
 
在中國經濟發展如日中天之際,一班弱勢社群正瑟縮於社會角落,其中包括腦癱、智障、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的孩子。「彩虹工程」每年均會以「短期服務隊」方式到訪中國大陸,以愛接觸及關心他們,除了在家訪後提供助學金,亦會提供醫療服務、物資及心理支援,為他們燃亮希望,盼他們長遠能自力更生。

 
在社會角落燃亮希望
對「彩虹工程」(香港區)總幹事鄭德恩(Geoffrey)而言,這群受助的孩子就如自己的兒女一樣。「我們會為他們全面設想,無論是學業、成長、心靈、交友、婚姻等等。有些腦癱的孩子很聰明,只是行動不便。我們就盡可能建立他們,使他們無懼艱難,不怕被人輕看,甚至如他們能接受自己,那生命就變得不再一樣。」 
「彩虹工程」只有5位核心成員,但多年來曾參與服務的義工卻超過500位,不少義工更已參與多年;喬媽(小金子)亦支持事工多年。服務隊出隊前,會先舉辦數次聚會,藉閱讀及分享在心理上先行裝備。義工張慧明(Annabelle)多次參與其中,雖是施予者,卻深深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我曾持續探望一個腦癱孩子的家庭7年,孩子離世後,她的媽媽說:『我從沒後悔生我的女兒,因為從她身上學到何為愛。』這位媽媽無私的愛和付出,深深震撼了我。」 
參與「彩虹工程」義工已十多年的戴寶君(Shirley)亦分享道:「我們一直為身處困境的弱勢社群,以愛或援助注射『強心針』。曾有一位受資助學生,父親因意外猝死,我們就立即送上慰問和帛金。」 
為了妥善安排助學金及資助,義工每年進行家訪,並分別向家長、老師全面了解孩子的上學情況。多次擔任義工的陳綺萍(Apple)表示:「我們不止在經濟上提供持續的支援,更希望與學校老師、家長、受助孩子建立信任的關係。曾探訪一個兩姐弟均是腦癱的家庭,因借貸甚多,媽媽已不堪重擔而離家出走,兒子極度抑鬱不能說話。父親連學費也交不到,生活壓力把他壓垮,他甚至想輕生!感恩我們能探訪他,透過傾談及鼓勵,嘗試幫他解決問題,令他對生活重燃希望。」

 
使絕望之容再現歡顏
義工馬嘉敏(Carmen)當年首次到中國大陸擔任義工時,已因憐憫孩子的境況而落淚,及後參與了9次義工活動:「在人來看,這些孩子彷彿沒有價值,但上帝看他們卻甚是寶貴。記得最初與一個1歲的腦癱孩子見面時,他只是虛弱地伏在母親身上,醫生說孩子終生都難以步行。我們一直為家長提供資助,10年間,感恩見證他由不能走路到懂得跪下、站立甚至跳起。最初他的媽媽愁眉不展,因着兒子的進步而漸露歡顏!」 
孩子因身體限制,在人生路上寸步難行,資助減輕了家長為經濟籌謀的負擔,使他們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也能培訓教師,讓他們繼續用適切方法,以愛與孩子同行。義工鍾曉楠(Michelle)憶述:「有愁眉苦臉的家長,經『彩虹工程』提供資助後一段時間,重展歡顏,甚至會為我們煮食。另外也曾有受助者獲贈綿被後,說:『每次我看到這張被,就知道背後有人支持我們。』令我很感動。」 
展望未來,「彩虹工程」(香港區)總幹事鄭德恩(Geoffrey)坦言義工正處於斷層狀態,極需新人加入。「因不少義工已屆退休年齡,更有已高達91歲,所以我們很需要年輕人做新力軍,特別是專業人士加入更好。有些殘障孩子會看不起自己,也被人看不起。但藉『短期服務隊』探訪、關心及提供培訓,能令他們打開心扉,從真理價值觀看自己,明白自己的價值,並感受到世上最寶貴的東西──愛。」

我確實地告訴你們:你們為我這些弟兄中
最小的一個所做的事,就是為我做了。
(《馬太福音》25章40節)

(文章節錄自《天使心》,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53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