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韋安博士專欄 ─如果我們的信仰是一齣戲】讓家長滿有共鳴與驚喜的電影─ 波士BB

Facebook Banner_201707_2-01

我的女兒今年三歲。這意味着,我這兩年都一直在看卡通電影——作為三歲孩子的家長,抽空看電影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偶然若有看電影的機會,都只能選擇一家大小一齊觀看的。因此,這幾年,動作片、驚慄片、劇情片就不用問了,幾乎一律清一色都是卡通電影。

前陣子有機會看夢工廠動畫的《波士BB》(The Boss Baby)。一如以往一樣,對於這些小朋友電影本來沒有懷着甚麼期望,卻發現是一齣「值得一寫」的電影。當然,《波士BB》不是充滿野心的角逐獎項的電影,卻讓本來打算陪小朋友觀看的家長充滿驚喜與共鳴。事實上,這是一個一直缺乏被人探討的電影題材——父母第二名孩子的出現對家庭造成是改變,小孩子的適應,父母的辛勞等等。不算是大題目,卻是一個頗能產生共鳴的題材。

BB 是波士
《波士BB》改編自2010年瑪拉·弗雷齊(Marla Frazee)編寫的同名兒童圖書。故事的構成源自一個有趣的世界觀:究竟嬰孩從何而來?原來世上的嬰孩都是從專門生產BB的「BB公司」(Baby Corp)而來。BB公司是一間專門「生產」嬰孩的公司,世上所有嬰孩都從公司的生產線而來。在這條生產線上,嬰孩被鑑定為兩大類:「家庭」(Family)與「管理」(Management)。前者被派送往世上一切的家庭;後者則留在BB公司擔任管理工作。故事中老氣橫秋的「波士BB」正屬於「管理」一類,他沒有被安排進到世間成為普通嬰孩,卻喝了特別方程式配方的奶粉,不會長大,成了BB公司的管理層。

不消說,這老氣橫秋的BB 形象,成為這套電影重要賣點。電影海報也以這位穿着西裝的BB 為焦點。作為一套吸引小朋友的卡通電影,電影多次出現幕老氣橫秋BB 搞笑的「萌」畫面——這是荷里活兒童電影必須的計算。不過,有趣的是,「波士BB」卻語帶相關地突顯出嬰孩在家庭中的形象以及不少父母的真實狀況——現實中的初生嬰孩真的好像「波士」一樣,讓初生嬰兒的父母撲心撲命。嬰孩恍如一個難以侍候的老闆,往往叫父母承受不少毫無道理的哭鬧,要滿足他的一切需求,要24小時隨時守候——恍如侍候老闆的跟班一樣。這點實在讓為人父母的產生不少共鳴。

一切都是想像
不過,雖然說了一大段有關「波士BB」的事,電影的真正主角卻其實是故事中 7歲的 Tim(他沒有在海報中出現!)。電影故事講述這位年僅7歲的小孩子一直與父母過着快樂幸福的「三人行」生活,有日突然父母帶着這一位「波士BB」回家。後來,Tim 發現這 BB 不是普通BB,而是 BB公司派來的管理人員,目的是要調查對頭公司「小狗公司」(Puppy Co)的新產品。於是,整個故事就是這位 7歲小孩與老氣橫秋BB 的冒險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多次強調Tim 熱愛幻想的性格。電影一開首就以Tim 的幻想作開始,電影也故意經常加插 Tim 突如其來的幻想片段:Tim 在花園幻想自己是森林之王;在浴室洗澡時幻想自己在海洋冒險;騎單車時幻想自己在宇宙探險;坐飛機時幻想自己是海盜等;被父母罰留在家中想像自己在坐監牢等等。電影作出如此鮮明對比:老氣橫秋的波士BB,以及想像力豐富的小孩。電影嘗試為「小孩」作有趣的定義與界線:成年人與小孩子最大的差別,不是外貌或年紀,而是對世界的想像力。因此,幻想是一切。幻想不僅是小孩子的天性,更是小孩子的力量。

不過,為何電影多次強調Tim 的想像呢?為何「幻想」這條線在這電影是這麼重要呢?原因是,它要解釋並暗示電影故事背後的真相:整個有關「波士BB」的故事,其實都是出自這位7歲小孩的想像。事實的真相是:「BB公司」、「波士BB」從來都不存在。真相其實是這位7歲小孩不太習慣家裏面多了一位弟弟,並且對這位「新家人」產生懷疑與憂慮,Tim 就幻想自己的弟弟為一位滿懷野心的「波士BB」,並且要分薄父母的愛。不過,隨着相處的日子久了,二人的感情增厚了,經歷也增多了,這位哥哥開始學習與弟弟分享愛的道理。因此,可以這樣說——《波士BB》其實是這位7歲小孩學習與小弟弟相處的「自我心理治療」的過程。

分享不盡的愛
電影的結局甚具意義。若說整套電影是 Tim 與弟弟相處的自我心理治療旅程,「學習愛」正是這旅程的總結。起初 Tim 不懂愛的道理,正如電影早段Tim 透過自己幻想出來的「波士BB」對自己說:「究竟你懂不懂計數?父母的愛是不夠我們兩個用的!」Their love is not enough for two of us——這是Tim 對愛的理解——愛是有限的。愛是不能共享的。愛是你或我的。問題是:究竟愛會否「不足夠」呢?這正是電影探討的重點所在。

電影卻告訴觀衆:「愛是足夠的,只要你也願意分享。」

到了故事的尾聲,Tim 寫了一封信給他想像的「波士BB」,告訴他願意作出承諾,承諾與這位弟弟一起同行以後的人生路,並且接納他永遠作自己的弟弟——這是七歲小孩學習愛與付出的過程。惟有透過付出,愛才會分享愈來愈多;惟有透過分享自己的愛,才會讓這愛不至缺乏。愛不是純粹的接受,也不是為了討人喜愛——不是被扭曲了的「愛的市場學」——小狗、小貓、嬰孩純粹淪為人們「喜愛」的市場產品,而是真真正正付出與分享。這份作為哥哥的「愛的醒悟」,讓Tim 的自我心理治療旅程終結。故事的末段重演父母帶着初生嬰兒坐的士回家的一幕,Tim 所見的是一位真正可愛的BB,他的弟弟,Tim 重新承認這個兄弟的真相。「世上有很多愛給每一個人。」(There is plenty of love for everyone)這是Tim 長大後對自己女兒的總結。

我們都是成長中的小孩子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馬太福音》18章3節)。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小孩子的樣式。不斷成長,不斷學習愛,不斷對世界充滿想像。正如電影經常強調 Beatles 的 Blackbird 歌曲一樣,人生正如初生嬰兒或小孩子一樣,人生都是一個突破、起來、成長的過程: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Take these broken wings and learn to fly
All your lif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Take these sunken eyes and learn to see
All your lif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be free.

Blackbird fly, blackbird fly
Into the light of the dark black night.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Take these broken wings and learn to fly
All your lif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作者簡介:
陳韋安博士
八十後長洲居民
建道神學院助理教授

(內容節錄自2017年7月號《電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