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看中港兩地電影發展 ─ 陳友:「做電影,這是很好的時代。」

Facebook Banner_201707-06

TEXT/珮群
PHOTO/Chun Yiu

細看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各式各樣跟國內交流融合是個不爭的事實,香港電影亦然。從90年代中的動作片、社會民生片熱潮,至千禧時代的中港合拍大型製作跟警匪片當道,到最近本土情懷電影抬頭。一路走來,無論是電影產量、票房、觀眾回響,都經歷過多番起跌。

今期《電影心》請來從80年代開始已活躍影壇,曾擔任電影演員、編劇、導演、監製、電影投資者等全方位電影人陳友,分享這些年中港兩岸的電影發展。

如何找到共鳴?
近二十年,不少北上發展的電影製作人,文化差異,可算是他們遇上最大的衝擊之一,從而表現在其作品之上。早在1993年,前瞻到國內這龐大市場的他,成為首批進駐內地的電影人。就這層面而言,陳友擁有獨特的看法。

「電影,最重要是讓觀眾引起共鳴,當中涉及到人們的價值觀,而且要留意其地域性。」陳友娓娓道來電影的地域性跟中港電影的看法。「很多人以為地域性只是中港有文化差異,其實每個省亦有不同省的風土人情,從而衍生不同的價值觀。但在如斯大的國家,東西南北中,幾千年來彼此的文化差異也很大。在90年代,特別是大北方、大西北地區,當時人們還要思想生活溫飽,電影亦以政治宣傳教育為主。加上地域文化、人們生存意識不一。製作電影時在討論核心思想及內容,要掌握到彼此的差異,拿到大家能有共鳴的點,實在不容易。」

他接着再舉例說,「香港80至90年代初的電影,多以動作及社會處境電影居多,這都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香港電影離開香港,送到東南亞地區,其實也很難打入市場。相反,如成龍、洪金寶的動作喜劇,便相對容易打入海外市場,國內亦然。這些年,不少香港受歡迎,誘人的電影,在國內觀眾而言,會接收不到當中的思想內容,這不是單單語言上翻譯的問題。」

 香港跟國際的地域性
有人說電影是種世界語言,若地域性如此重要,陳友又如何看香港電影跟國際關係?「電影是一種語言,包含着情懷和信息,是個地域性強的東西。除非某些題材,例如香港曾引以為傲的動作片、警匪片,因觀眾着重的是其中是否緊張,故此地域性沒有那麼強。荷里活亦同樣,攝製很多動作片、驚悚片或特技片,這些作品地域性沒有那麼強。但若談及到民生的電影,或文藝片、喜劇等,文化差異強的時候,是難以到處上映的。」

 互聯網助長市場成熟
但這種地域性的文化差異,陳友表示在回歸這二十年,因着互聯網急速發展,加上手機軟件的進步,無論是內地各省市還是跟外國,在資訊流通上漸漸成為一致,文化差異漸漸收窄。他說:「像近期在國內大收旺場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港譯:《打死不離3父女》)便是個好例子。加上,中國本身經濟發展成為強大的經濟體,人們願意消費,現時各省市的電影銀幕數量增長穩定上揚。在這全球第二大的電影市場,可間接推進香港的電影業發展。」

培育創作人
近年,陳友積極在香港跟國內,起用大批年輕創作人,希望發掘和培養香港電影的新生代創作人。他認為兩地創作人各有特色跟強項,「例如寫宮廷鬥爭戲,香港是無法跟國內的創作人相比;如若寫無私的愛的那份真誠,我估計香港或會寫得較好。」他更表示比起這些差異,用心紮實地做好每個劇本的人物性格刻劃,劇情推進等細微環節更為重要。「今日我們創作其實有很大的空間,加上香港多年來享有宗教上跟思想上的自由,亦能接收全世界的資訊。可以拍攝香港獨有而國內較少的電影,好像喜劇、無私的愛等題材,這樣便可有雙贏的局面。」

作為總結,他語重心長地道:「放開懷抱,用心拍好美麗情操的電影,共同各展所長。做電影,這是很好的時代,香港電影還有很多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內容節錄自2017年7月號《電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