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 愛在生命尾聲時

Facebook Banner_201703-01

Text/珮群

說好的「團圓」呢?
古語有云:每逢佳節倍思親,在農曆新年這中國傳統節日,大部份人都希望一家人齊齊整整、團團圓圓地共慶佳節,彷彿這就跟歡樂劃上等號。但事實是否如此?在佳節期間因家庭糾紛而鬧成新聞,或明明有親人卻要孤獨過節的情況屢見不鮮。紀錄片《伴生》透過數個家庭實況,欲跟社會大眾討論這議題,或許佳節亦是個反思的好時機。

伴生三重奏
「伴生」,字面上看來,是相伴共同生活者之意。同時,導演認為這可伸延至更深一層的比喻,好像植物世界中,某些物種會因有對方才能共同存在,人類亦然。好像父母跟子女的關係,正是如此。

電影紀錄三個家庭的故事:有兒子Paul及女兒慧慈看見父親(松哥)因妻子玉梅離世而飽受病魔折磨,於心不忍反願意他早回天家、有深受長期照顧患病父母(沛叔及阿金)壓力,而失去自己生活的陳小姐,以及因智障母親慕嚴患上癌症而重拾母子關係的兆銘。他們分別代表了三個伴生者面對的不同矛盾,第一,是否該放手讓親人安詳離去?第二,如何平衡照顧者跟被照顧者的生活?第三,如何重建跟陌生的親人溝通?

關係的質量
有人說:「死亡,只是生命的結束,卻不是關係的完結。」面對走至生命尾段的長輩,比起共聚的時間長度,彼此的關係跟其快樂指數更為關鍵,說穿了重質比重量更為重要。就如因妻子離世而鬱鬱寡歡,身體更每下愈況的松哥,家人冀望父親早日解脫,但又面對孝道的內心煎熬。最後,我們沒有看見家人為強留松哥而加添太多的治療,相反多次看到松哥一家人慶生、參與活動的歡聚時刻。其實網上亦有不少關於對彌留者急救的資訊,為爭取活多一秒好,還是珍惜時光共聚較好呢?值得我們反省。

死亡,只是生命的結束,卻不是關係的完結。

相伴很難?
對於長期需要特別照顧的長輩,相伴的日子是共聚,亦可能會擔心成為對方的包袱,也許兩者全取決於愛的存在跟彼此體諒。生命的長短各人不一,但如何珍惜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相處,是一種學問。愛必然是個關鍵,以坦誠的溝通建立互相扶持的關係亦不可少。

就好像電影中的陳小姐,長期在工作及照料雙親之間疲於奔命,而擔心女兒的沛叔和阿金,欲致電給她但又怕造成騷擾。由迷惘地看着那手提電話,轉至夫妻倆商量了事,無疑他們是體諒到女兒感受及付出的。三人的交流中雖有生活上的小吵鬧,但彼此身體上的接觸更流露出愛的味道。也許,我們改變不了因長期照料對方而帶來的生活轉變,但可改變照顧者跟被照顧者的關係,當照顧跟被照顧是被愛連上時,美好的關係同樣可以開展。

愛在餘生
以上兩點知易行難,尤其當面對不容易溝通的對象,就如智障母親慕嚴跟內歛的兆銘。但溝通不只局限於語言,亦不用艱深的知識。單純的慕嚴透過畫作,不但好好思念着已離開的母親,亦透過畫筆一點一滴地流露出對兒子的愛。內歛的兆銘跟自小有點疏離的母親,雖交談不多,但他從陪伴母親的細節,當中關切的眼神,不難相信溝通的質量只在乎彼此是否用心。更值一提的是,清心如小孩般的慕嚴,因深知擁有父神的愛而心存喜樂、無懼死亡,卻怕失去兒子的愛。這實實在在地給我們(特別是信徒)一個很好的提醒。若我們麻木地將愛說得琅琅上口,但行為上未能真正對周邊人愛中守望。那麼,愛會否淪落為一種裝飾品?願我們在彼此共處的餘生,捉緊每個能跟周邊人建立美好關係的剎那。而小編亦在此謹代表《電影心》祝各讀者及其親友鷄年「愛中守望、永沐主恩」!

(內容節錄自2月號《電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