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君子和《聖經》中的信徒標準(二)

4-1150x600
上期談到《論語》和《聖經》中對君子和信徒的儀表衣觀均需莊重合宜的相同之處,今期繼續在《論語‧學而》篇談起:「子曰:君子……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君子忠誠信實,會與在仁德修養方面比自己優勝的人交朋友,更勇於承擔過失,不怕改過。

《聖經》也着重信徒的誠信,《詩篇》85篇10-11節:「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與和平彼此相親。誠實從地而生,公義從天而現。」當人人能做到《聖經》的標準時,慈愛和誠實、公義與和平便會彰顯於世界。此外,《聖經》中也多處提醒信徒要慎選朋友,《箴言》18章24節:「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知己比弟兄更親密。」《歌林多前書》15章33節:「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
《論語‧學而》篇再談君子:「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吃不求飽、住不求安、做事靈敏、言談謹慎、積極上進,就算好學了。
《聖經》中對溫飽安居的問題,也有深刻教導。《箴言》30章7-9節記載一個信靠上帝者的禱告:「我求祢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祢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祢,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章6-10節更進一步指出:「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欲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人可以追求溫飽安居,但切勿貪戀錢財。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11-13節又說:「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人越知足,物欲越少,能力就越大,因為主的恩典是足夠我們用的。
《論語‧為政》篇談到慎言的重要性:「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者要多聽,不要說沒把握的話,即使有把握說話也要謹慎,就能減少錯誤;要多看,不要做沒把握的事,即使有把握行動也要謹慎,則能減少後悔。少說錯話,少行動後悔,就能當好官,俸祿受之無愧了。這個標準放諸今天的為政者也一樣合宜,能做到的也必定是君子領袖。至於《聖經》如何看待慎言?下期再續。

 

Text/黃子明

(文章節錄自《天使心》,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55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