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平專欄】慾念與成功

i1

戲劇的人生,往往是由慾念所交織和演譯而成。為求滿足一己的慾念,中間牽涉:動機、方法、手段、天時、地利、人和等要素。人的基本慾念,很多都是天生的,但在整個達至滿足的過程中,衍生出很多負面的邪念,例如怨毒、偷竊、欺詐、嫉妒、紛爭和殘殺,所以我們必須先去省察、發現、分辨和調適我們的慾念,在適當的時候作出正確的選擇。

  • 省察慾念

記得有機會跟《天堂小屋》的作者威廉.楊格(William Paul Young)個別交流及午膳,聽到他剖白多年前有段婚外情,後被太太揭發。當時他可以決定跟太太分手,與那女子遠走高飛。但最後他決定留下來,用了超過10年的時間,去面對他生命的幽暗面。他向被他傷害過的人道歉,他積極尋找輔導、面對自己,就好像剝洋蔥一樣,把童年的創傷和種種慾念剖開。

他說:惟有把自己完完全全的赤露敞開給神,生命的更新和重造才能真正的開始。當他完全經歷更新和寬恕後,他就把他的經歷,以小說的形式,寫成《天堂小屋》,祝福了很多的人。

  • 回歸根源

最近有齣電影《想更認識你》(I can only imagine)上映,劇中主角,在歌唱和音樂上極具天份。可是他童年常被父親虐待,母親也在他三歲時離家出走,令他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這也深深阻礙他在歌唱、音樂和交友方面的感情流露,最後他回到其父親身邊,才發覺父親已患上末期癌症。在愛和恨的交斥中,他揀選了寬恕,在他父親死前復和。這樣,他重新經歷父子的愛,更重要的是經歷到神偉大和奇妙的愛。所以他寫了一首〈I can only imagine〉的詩歌。這首真情流露的詩歌,不單大受歡迎,更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福音歌曲。

  • 擇善固執

有一天,爺爺跟孫兒說:「在我們的心內住了兩隻狼,一隻好,一隻壞。他們常常在打架。」此時,孫兒便問爺爺,最終哪一隻狼會獲勝?爺爺回答說:「這在乎你餵養哪隻多,哪隻就會贏。」我們內心的慾念,也可歸納為好壞兩種狼。」

人有很多的慾念,有很多是很基本的,如愛與被愛。但因時際遇,及人的防衛反應。其中衍生出有好有壞的慾念和習性,當我們長大了,某些習性就會形成我們的性格或邪念,它會主導我們滿足慾念的方法和手段。所以要先理解個人成長所帶來處理慾念的方法,以抽絲剝繭的方法去了解、處理和重新排序。在整個過程中,你會發覺很不容易,除非你極想更新、突破自己因不良慾念所帶來的痛苦和限制,否則你會很易放棄、回歸舊樣。倘若我們找到合適的方法和倚靠神的大能,我們就能更新和蛻變,綻放出更加豐盛和燦爛的人生!

記得耶穌在面對十架前的禱告,他所求的是照神的旨意,而不是照自己逃避痛苦,尋求安舒快樂的慾念而行。最終他戰勝了自己怕受苦痛的慾念,轉而成就了內心另一種慾念,就是「成了」,成就了拯救罪人的救恩,改寫了人類的歷史和永死的厄運!

TEXT/ 陳國平
PHOTO/曙光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