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時代影像】專訪「香港華語紀錄片節」推手 ─ 張虹導演

Docu_1150_meitu_3_4_meitu_5

TEXT/珮群

流亡法國的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曾說:「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族沒有相簿。」一語道出紀錄片的價值和對那個地方的重要性。那麼,香港的紀錄片是怎樣的呢?從90年代投身香港紀錄片製作,並有份籌辦香港華語紀錄片節的張虹導演,跟我們介紹和分享香港及華語紀錄片近年來發展的點滴。

紀錄片與你
首先,到底甚麼是「紀錄片」呢?
這個範疇很廣,其實沒有一定正式的定義,被稱為紀錄片之父的John Grierson形容「紀錄片是將真實的情景,以戲劇形式的手法展現出來。」當中包含電影藝術成份及手法,故此,以我們辦影展來說,單紀錄事情等歷史片,不會列入此範疇。

紀錄片跟我們有甚麼關係?
紀錄片可算是一個時代記錄,而且每次拍攝也是學習。我們身邊有不少人與事或未有人去探討和了解。紀錄片導演將這些拍攝下來,過程中加入了導演的想法,或第三者的觀點。當對事情深入了解自然會多些反思,而觀眾看後,也會衍生多些想法,透過彼此交流,我們會因此了解多些社會跟文化,甚至重新發現自己。

FYG_Photo_Paul_04B_Re

香港,關心社會的光影
紀錄片能改變社會嗎?
紀錄片是不能立竿見影的,但還是需要將社會或這地方的文化紀錄下來。記得我有部作品叫《平安米》,完成後剛發生長者因派平安米活動而跌傷離世,並引起當時立法會討論。剛有位議員得悉我這紀錄片,於是我剪輯了部份內容給他在會中播放,之後在沒有太大爭議下便修改條例,以防事情重演而已。像之前所言,最重要還是我們多了解自己和關心自己的文化。

由資料所見,香港紀錄片是大約80年代才出現,而且跟社會和歷史息息相關。好像盧敬華導演1983年拍地區直選的《位置之戰》,以及舒琪講及六四的《沒有太陽的日子》,到90年代甚至著名導演許鞍華跟關錦鵬亦有探討人文社會的作品,可惜,多年來紀錄片入場觀眾不及中台等周邊地區。你有甚麼看法?
比起其他周邊地區,香港紀錄片發展較晚,以前的確較少人參與,也以訪問為主。曾有人們以為這是如《鏗鏘集》等新聞資訊性節目,而不願花錢入電影院看。但其實香港有群對真實紀錄事情有興趣的觀眾,加上一些口碑推介,觀眾群這些年漸被培養起來。

TWP_Long_27

紀錄今日與明天
今日,愈來愈多人關注紀錄片,院線也多了紀錄片上映,當中會在看到本地製作如:《少年滋味》、《伴生》等,題材也漸多元化,你又如何看這趨勢?這跟紀錄片節有關係嗎?
當然是件十分欣慰的事,辦紀錄片節這麼多年,也一直希望多些人了解和關注。真正原因其實不知道,相信十年來的電影節或多或少對推動有幫助。特別有些人拍攝了紀錄片後,不知道在哪兒播放,若有多些影展,片子會多條出路。而近年社區多了放播地方,或許因此多了觀眾。

推動紀錄片十年來,當中又有甚麼苦與樂?
其實初期是很困難的,也很少香港紀錄片,片源主要來自中港台三地。本是由國內多,近年台灣較多,希望香港將來能再多些。今年多了些國際片,令更多人可切磋。香港近年的確漸漸多了不同拍攝手法的作品,例如陳巧真的《32+4》,有不同的形式。可惜,近年國內的少了。但見香港產量漸漸上升,這是我們欣慰的地方。

對未來的發展,有何看法?
對於未來,以影展來說,現開始有些固定觀眾,他們部份會投身拍攝,這是很理想的。但不會太樂觀,雖現時拍攝入門方法較易,但人們現習慣看手機較短的資訊,願意花時間看書,深入了解自身漸少,對於製作紀錄片,這需要耐性的工作是較困難的。

第十屆華語紀錄片節(9/9-19/10)
若你有興趣透過紀錄片,更認識不同地方的文化、生活跟社會。「第十屆華語紀錄片節」於9月9日至10月19日舉行,當中包括講述香港清潔工人狀況的《叫我陳太》、基督徒生命掙扎的《有敬》、雲南山區宣教士紀錄的《麥地沖的歌聲》、講述家人溝通,榮獲2017年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的《日常對話》等。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docfest/

(文章節錄自2017年9月號《電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