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味道 跨越人生逆境的恩典記憶  陳彥琳

Artboard 1 copy 7

憑着「用煮食延續愛」的理念,琳琳在食物科技上不斷求進,甚至在去年獲頒「大灣區傑出青年女企業家獎」,進行農業技術合作,為食物資源、安全作貢獻,彰顯信望愛理念。正當一切計劃如箭在弦,剎那間疫症蔓延全球,飛速運轉的經濟恍如靜止。各項活動暫緩、外出時間大減,也造就一家人時常共聚的契機。不少家長或與琳琳同感:因子女停課留家,除了兼顧工作,更要擔任全時間照料、教導重任,責任比往昔更重更大。同時,面對世界的暫時停頓,忙於工作的腳步能稍息,細味家人之間的愛與上帝的恩典。

Text _Ginny

Photo_ 受訪者提供

「媽媽」這份工作,比起陳彥琳(琳琳)曾任的投行銀行家、烹飪節目廚師、企業家的工時更長,因這是24小時乘7日的工作,年終無休。雖日復日「工作」,但在家長眼中,照料孩子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兩個子女已分別是6歲和8歲。兼顧家庭和事業的琳琳,縱有疲乏時刻,但因世界不曾停步,所以只能咬緊牙關繼續前進。

 

多功能媽媽 轉換心態的家教老師

在疫症下,家長除了全天候照顧子女起居,更需兼任全科家教老師。琳琳現在常常配合學校老師的視像課程,指導孩子完成作業。要年幼孩子時常用電腦、手機,她對此尤其煩惱。「因孩子還小,原先我只允許他們在星期日完成所有功課後,才有20分鐘手機時間,所以他們對數碼世界很陌生,不太懂怎樣使用。但現在他們要輪流用平板電腦學習、做功課,我就要像照顧寶寶般,手把手與他們完成每個步驟。不僅如此,當他們不明白教學內容時,我要仔細解釋。遇着訊號不好、有技術故障時,就更手足無措。」

眼見復課無期,琳琳也調整以往「每星期20分鐘手機時間」的做法,教導他們使用平板電腦,由登入學校網站、閱覽功課表、打印功課、完成功課後拍照、上傳功課至網站上,通通讓子女學習自行處理。「本身我不想這麼早教他們使用電子產品,但又不想像個怪獸家長般,以壓迫他們的方式,每天在旁催促完成功課。我希望能變通一點,讓他們嘗試自主學習。」不僅如此,她的心態也放開了。「抗疫不是一件短暫的事,我也坦然面對子女的學習進度,只要他們盡力完成就可以了,不用太擔心跟不上。」

在學校課堂以外,琳琳希望讓子女了解世界正發生甚麼事、疫情是甚麼。於是她在書局索取關於疫情的免費小冊子、陪伴他們觀看相關紀錄片,看過科研人員到峽谷活捉蝙蝠,測量病毒反應;又有前線醫護親述工作風險,如何做好防護措施;亦有基督徒醫護壓力甚大,靈裏空虛,每天在睡前讀聖經安靜……上述紀錄片內容,對成年人來說不難理解,但對年幼孩子而言,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琳琳每次陪伴他們觀看,也需耐性解答孩子天真單純的疑問,偶爾也會就影片內容分享數句,引導他們思考,也讓他們藉此感受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愛。

 

牧養小羊

自己的期望VS上帝的期望

約十年前,琳琳離開了待遇優渥的投資銀行事業,憑信心實踐「用煮食延續愛」的理想,後來於藍帶烹飪學校獲第一名佳績,又做了各式與食物相關的事工,更在去年獲頒「大灣區傑出青年女企業家獎」,有機會被國內著名雜誌採訪、在千人參與的高峰會上分享理念……這一切都是她最初未曾想過的。「曾試過接受國內雜誌的訪問,當時說着說着,普通話程度一般的我,竟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所想,當時感覺正說話的,彷彿不是我自己;而且更能在訪問中,分享信望愛、使命感、家庭觀念等,藉此祝福國內的讀者,很感恩。因為在我受訪時,我從編輯、攝影師的回應感受到,他們心裏很需要心靈糧食。」

「以煮食延續愛」的理念,猶如呼應着《聖經》中「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的意思——人活着,除了實在的糧食,更需要心靈糧食。毅然放下名利,十年來努力追尋理想的琳琳,早已明白《馬太福音》16章26節的道理:「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在現今疫情下,生命更見脆弱:強壯的運動員力量會全失、健康的年輕人剎那間失去生命,令她反思良多。為人母親,從前少不免對子女有期望。「以前我會覺得,子女首先要認識上帝,其次要品學兼優。」對自己,她凡事做到最好;對子女,她心願望子成龍。然而,疫情卻煞停了她的期望,讓她心靈更新。

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68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