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的「藝術」 社群藝術大師 林旭輝

06

 
有時,藝術總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是富有人的玩意,因此,一般在教會、神學上會將藝術放在次等的位置。究竟甚麼是藝術?藝術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但你又有否想過,倘若我們用藝術表達自己的信仰,福音便能輕易傳播,達致「藝術載道」的效果?今期,我們請來中國社群藝術先鋒林旭輝談談傳福音的藝術。

林旭輝是攝影影像加工及數碼藝術的先行者、香港新寫實畫派代表人物,為靈美創意培育基金總幹事。當提及藝術的意義,林旭輝總能將一大堆抽象的美學概念分享得更具人性化。「藝術應該是進入社區、進入人群,這樣,藝術才更有意義。」他提到後現代的社會更着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區心理學及關係美學學者提出,藝術家藉邀請民眾一起創作,透過作品與觀眾產生多重的關係,在美學上進入更深的層次。在60年代社群藝術就由英國、美國發展至全世界,但香港在社群藝術發展上相對落後,故此林旭輝從90年代開始,由香港到中國走遍各社區,包括學校、醫院、街道等開展社群藝術,被譽為中國社群藝術的先行者。

傳福音的藝術,就是在傳福音上考究細節

「現代主義認為藝術創作應該是純粹的,為藝術而藝術,不應涉及宗教等內容,因此80年代當我的作品是關乎基督教信仰,有很多人不認同,說我以畫載道,但我認為一位藝術家若以真誠的態度創作,必定反映了自己的世界觀,就如每天早上靈修對我來說是最寶貴的,那我便應該畫出來。」

林旭輝認為境界高就是藝術,說話的藝術,就是說「好」話;唱詩的藝術,就是唱「好」詩;傳福音的藝術,就是在傳福音上考究細節、精心設計,讓傳福音去到更高的境界,成為一種藝術,因此他主張以畫載道,將作者心中的信念、美善與愛表達出來。他現時積極將他的藝術走入社區,帶出愛與關懷,就是要走在這條路上,祝福他人。

凝聚民心,追夢香港,以社群藝術祝福基層家庭

林旭輝在影音使團創世基殿展開名為「凝聚民心、追夢香港、畫出新天地——走出黑盒」大型壁畫創作行動,得到不少社會人士支持,當中包括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太平紳士出席擔任主禮嘉賓。

在活動中,這幅「走出黑盒」的大型社群藝術創作品,由林旭輝帶領住在劏房的居民共同創作,凝聚居民對未來的集體心聲。該作品由一個紅色的舞台拉開了序幕,故事由一個巨大的黑盒出發,形容劏房好像黑色監獄一樣,所有居民都想衝出「黑盒」自由飛翔。而住在裏面的青少年表示最需要的是一個展望未來、改變命運的舞台,包括他們能透過歌聲唱出人生的盼望,去除無助感;能擁有奧運的堅毅精神,成為人生的勝利者,得到生命的冠軍。孩子們都能像抓住氣球一樣抓住自己的夢想,這樣爸爸媽媽也能「開心到飛起」等。藉此畫作,有效團結居民參與診斷社區的居住問題,促成共同創作的益處,引起有影響力人士的關注。讓藝術家、居民和政府建立關係加强溝通,為的是達到社區凝聚民心和公共政策改革的目標。

當社群藝術大師遇上幸福小組

林旭輝非常熱心傳福音,他認為要傳就要傳得專業,成為一種藝術,在影音使團的邀請下,他參與了「藝術物流幸福小組」,他認為絕對是一次震撼的經驗。

「我以往也有參與不同的傳福音小組活動,今次參與幸福小組,這不是單向式的講解信仰,不單新朋友,對負責帶組的基督徒更有極大的成長,因為每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在小組傳福音中,弟兄姊妹彼此建立成熟的上帝團隊。而歷代很多藝術作品其實都以耶穌基督作為主題,我可以將自己的專業融合信息中,每位組員都甚感與趣,原來藝術不單是傳福音的配菜,更可以成為主菜!」令他感恩的是,在幸福小組中,上帝藉他的分享與金句卡,讓他帶領了他的學生決志歸主。

「這位學生跟我學習多年,但他一直未認識上帝,感恩的是他這些時間協助我畫《走出黑盒》那油畫,我便順道邀請他參加幸福小組,在小組中不單我自己,更有小組同工一起關心他,為他生活所需祈禱,讓他感受到上帝的愛,最後決志歸主了。」

( 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85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