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好爸 蒙福由家庭做起

Artboard 1 copy 4

Text _Sharon

Photo_Tidus

前美國上市公司亞太區首席營運總監熊錦華,是各人眼中的「愛妻號」、「好好先生」及「滿分爸爸」。剛懷孕的女兒說爸爸是自己的「dream man」(理想男士),兒子亦曾在婚禮上說:「爸爸是我的好榜樣,爸爸如何愛媽媽,如何愛我們,我也會照樣去愛太太,愛我的兒女,好像我爸爸一樣。」他說,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跟很多香港人一樣,在廉租屋長大,後來入讀香港中文大學,一切全是上帝恩典。「讀書時期,我未試過考頭十名。自問不是很勤力的學生,時常憑着小聰明,靠着一點幸運,覺得合格升到班就已經可以,有點得過且過心態。」

中五會考,他竟然因英文科不合格而失去升中六的機會,人生首次感到很羞恥。重讀後英文科合格順利升班,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後,仍然經常性「走堂」、抄功課。畢業時是1978年,當年經濟不好,4月開始找工作,但到9月才找到第一份工作,而且是無人願意做且低薪的核數工作,仍然硬着頭皮拼命工作。

輾轉間,他轉到一間大型公司工作,之後更投身一間瑞士公司開始真正的事業,成為首席會計主任。「當時的公司在香港代理十多個世界知名的品牌,在高尚購物區中心,有我公司代理品牌的時裝店,例如在尖沙咀海洋中心,而我負責的部門有十多人。」

7658afaf-f2c7-4f09-837b-089a76efe846

日忙夜忙成偽單親家庭

慢慢地,熊錦華變成了一個只顧工作、賺錢的男人,認為有錢很重要,能為子女及太太帶來很大的貢獻,提供穩定的生活質素。他憶述:「我以為盡了爸爸及丈夫責任,日以繼夜地工作,一定要向上爬,其實對家庭很欠缺,星期六也仍在工作,只有星期日才能陪伴孩子。但工作了六天後,星期日感到疲累。當時女兒還沒出生,我和兒子相處時間不多,覺得自己是一棵搖錢樹而已。」

 

1989年,在移民潮下,他們一家也申請移居澳洲。「瑞士公司代理的其中一個美國品牌供應商回收代理權,該美國公司向我招手,想我幫助他們開拓香港市場。我跟對方說明因移民關係,做幾年就要去澳洲,他竟然說沒問題,還給我可觀收入。」新公司只有七個人,以前熊錦華一個分部門也比全公司的人數多。不過,新公司人工高,空餘時間比較多,他以前只負責會計,新工作要兼顧行政和銷售,很有成就感。拼搏十足的他,在行內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但對家庭仍然沒太多關注。

他稱,1992至1994年年薪大幅上升,總覺得自己應該擁有一棟可以俯瞰維港海景及飛機起降的豪宅,結果花了大筆錢租到的房子住了三年,也只有一次到陽台看海景而已,原因是那次剛好有一架民航機掉到海上。現在他以《傳道書》5章10-17節提醒讀者,不要貪愛金錢,要知足;所貪愛的物質,最後不過是眼看而已。

1994年,全家人終於要移居澳洲。5月時,新加坡的董事總經理請辭,香港的最高負責人要兼顧新加坡事務,故此他再次要求熊錦華「續約」。「老闆再度加我人工,又給我豐厚獎金,我內心七上八下,畢竟在澳洲難以找到如此的工作。」於是他請老婆及兒女先上機,開始當上「太空人」(意指先生在香港工作,太太及子女於移居地生活)。

 

因着恩典勝過太空人咒詛

「上帝很保守我們,當年的太空人家庭,大多很容易家庭破裂、婚姻失敗。」為了跟家人更靠近,他把出差新加坡的商務客位改成經濟客位,在價錢相若下增加一程經過澳洲的機票,每個月都探望家人。「我寧願坐得不太舒適,也要多給孩子時間,感謝太太幫忙,每次都為我和孩子安排好優質的時間,讓彼此相處的時刻比在香港更有質量,建立與兒女更親密、更加融洽的關係。」

太太嚴妙兒本來是一名教師,為了孩子選擇做家庭主婦。她說到達澳洲生活時,已發現太空人家庭中的子女與父親的關係不太好,通常孩子對爸爸都很冷漠,在電話中只會叫爸爸買東西,到後來就連聽電話都不想了。「我很警醒,也感恩子女原本在香港就很乖,加上他們看到媽媽在澳洲獨力照顧自己,知道媽咪的辛苦,平常周末我會參與其他家庭的聚會,有時小女兒會問我為何爸爸不來陪她玩,確實有點唏噓。」

 

「豐富尊榮在我;恆久的財並公義也在我。我的果實勝過黃金,強如精金;我的出產超乎高銀。我在公義的道上走,在公平的路中行,使愛我的,承受貨財,並充滿他們的府庫。」

(《箴言》8章18-21節)

 

熊錦華通常星期五從新加坡上機,星期六到達澳洲。在爸爸回來的周末,三個孩子就不會跟同學有約,全心跟爸爸享受一個快樂的假期。「現在三個子女仍然最記得的是,與爸爸過的都是優質時間。爸爸不會打他們、罵他們,而且有錢、有物質、有心靈上的供應,是個完美的爸爸。」嚴妙兒強調,當她信主明白真理後,不贊成夫婦分開生活,更提醒讀者當中做媽媽的,不要在子女面前說爸爸壞話,才能為子女提供良好的模範。

熊錦華表示,最初的太空人生活確實疲憊,但因着上帝的恩典,給他賢慧的太太持家有道,也教導孩子要孝順爸爸,因此在澳洲的時間反而令他與子女有更多親密接觸。「星期六早上我開車載孩子及他們的朋友到遊戲機中心玩,之後請大家吃午餐,下午去游泳;星期日兒子知道我喜歡打高爾夫球,就陪我去玩。冬天時,我們開七小時車程去滑雪,珍惜彼此相處的時間。」

 

太太信主全家蒙福

2000年,工作至上、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他,沒有太太在身邊勸導,人開始驕傲,很多事情都看不順眼,甚至將自己的價值觀抬得很高。「太太信耶穌後,她的價值觀慢慢接近基督的價值觀,便難以接受我的屬世價值。她開始向我表達不滿,對我來說是個警號。於是我們一起去參加當地的夫婦營會,我在營內決志信主,但仍然不熱衷上教會。周日時,通常去打高爾夫球或飛往外地公幹,找藉口不回教會聚會,稱不上有教會生活。」

後來,2004年太太回港讀神學,女兒亦回港讀澳洲國際學校。熊錦華說習慣了自由生活,獨來獨往,起初不太習慣由個人生活模式變回家庭模式。「最初太太去一間教會,我去另一間教會,但上帝的安排非常奇妙,我去完自己的教會還有時間去太太的教會,爭取多些時間來陪伴太太,補償過去10年的虧欠,變相一日去兩間教會聽道,之後我更去了太太的教會。」當他的心願意敞開,上帝就進入這個成功男人的生命中,大大改變了他。2005年他開始擔任小組長。起初是不知如何當小組長,也是太太「逼迫」他,從此以後生命才得以成長,工作也越來越順利。

2

身量提升成為會眾爸爸

工作中,熊錦華過去認為表現比關係重要,對下屬十分嚴厲,又覺得教會牧師不明白職場運作。不過,透過他跟太太回到香港的教會接受牧養,並且看見教會的增長,讓他開始謙卑接受牧師的牧養,並且越來越看重與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公司建立了合一又有能力的團隊,職位也不斷被提升。

他在公司的職位越來越高,被老闆極度看重,卻因着聖靈帶領而修讀教會的兼職神學課程,畢業後更開始在不同教會講授職場課程,把聖經真理如何應用在職場的經驗與職場領袖分享,見證上帝大能,改變職場觀念。一般來說,65歲是職場退休年齡,但老闆已經囑咐他可以的話就一直做下去,不需要特別的退休。他自問已經培育了很多得力助手,當時的工作已經變得很輕省,卻因為關係、因為愛,他選擇了離開。

「原本我在教會母堂被委任為教會行政委員,主要負責會計財務管理和報告,沒想到主任牧師於2017年決定開拓本地的直屬分堂,同年10月我與太太被差派建立教會,原本主任牧師叫我可以退休後才加入,但我知道上帝揀選了我和太太建立第一間分堂,因為榮耀的教會是從夫妻關係開始,我便決定在2018年底在職場退下,全職事奉,回應上帝的呼召。」他說,現在要牧養很多人、同工及門徒,一點也不簡單。「在38年的工作經驗下,對事,我覺得很簡單,只有對或錯,或者是方法出了問題,修正後就容易處理。但是對人是我很弱的一環,以前身為小組長,人們對我的要求沒有像現時堂主任一樣高。但是我會靠着上帝給我的力量牧養會眾,繼續帶動家庭及職場轉化,並且很享受當會眾的熊爸爸。」

 

「雖然疫情還未受到控制,但我不擔心,並準備在今年迎接兩名孫兒。我知道,耶穌基督在掌權。」

 

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69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