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探索隊聯同土耳其科學家最新發現
揶亞方舟遺址驚現榫卯結構與中國式古建築技術相似

v196_050-055_1150x600px


挪亞方舟國際事工(NAMI)經過20年的探索工作,於土耳其亞拉臘山4,200米雪嶺取得驚人發現,並於3月14至16日舉行了一系列座談會及交流發佈會,公布最新的探索成果,同時將從亞拉臘山搜集而得的其中四件珍貴上古器物,作全球首次曝光。

發佈會當天更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了「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共同合作簽署典禮」,象徵NAMI與國際考古專家、政府部門合作,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和突破,同時為古文物保育和文化研究作出貢獻。

20年來,我們在探索方舟的事工上鍥而不捨,與各界專家及學者合作,務求深入研究全球關注的方舟課題,因為我們一直有個清晰的目標:要藉挪亞方舟引領人信耶穌。

今次活動邀請到13位專家、學者和土耳其官方代表,分享他們在「挪亞方舟與大洪水事蹟」的研究成果及見解;此外,更有一眾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會代表及多位嘉賓出席,共同見證方舟探索及考古的階段性進展。

挪亞方舟國際事工主席袁文輝表示︰「我們一直堅持對知識和真相的追求,相信到目前為止,我們擁有最多關於亞拉臘山古木結構的影像內容,因此我們香港和土耳其的專家共同成立『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爭取更多資源和支持來推動這份使命,希望藉探索成果令更多人信主。」

是次發佈會展出了四件古文物,袁文輝表示這些文物曾深埋於海拔逾4,000米的亞拉臘山上,經過團隊多年努力不懈的追尋,有收藏家深受感動願意捐贈相關文物。「將來會有更多相關的文物從民間徵集回來,我們會結合國際的研究力量,將文物的研究成果在香港進行發佈,與世界共享,並會將研究完畢的文物歸還到原本所在的博物館。」

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會董事楊永祥表示,他們在亞拉臘山發現的遠古榫卯建築群,與中國榫卯建築技術十分相似。「我們的團隊在海拔4,200米的範圍進行了多次探索,發現到一個巨型木結構,當中的木建築運用了榫卯模式組合,即不是使用鐵釘,而是用一凹一凸的組件構成,和中國古代建築方式極為相似。中國現存最早的榫卯結構文物,可追溯到大約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表明我們所發現的榫卯結構遺跡,可以和挪亞方舟出現的時期進行比對。」他解釋榫卯結構最大的特色是防震能力極高,遇地震或受壓時會產生彈性,部件之間互相緩衝,達至抗震效果,屬相當有智慧的技術。「最近我們再上山,發現木結構所在地已經面臨天氣暖化的影響,希望未來密切與更多專家合作研究,探索人類歷史的起源。」

( 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215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