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餵飽人肚 唯愛慰藉人心 董愛麗

J_H_7762-1_meitu_1

TEXT/ Tiffany
PHOTO/ Jason Ho

昔日,耶穌在曠野中將餅和魚擘開,分給五千人吃;然後他們把剩餘的碎塊收集起了,有滿滿十二筐。

曠野中,耶穌施行神蹟,使人飽足;在香港,惜食堂的創辦人董愛麗(Gigi),她眼見貧窮人困乏,領受到神的旨意,將酒店、餐廳所剩餘的嗎哪(食物)收集,餵飽人肚;將愛化作行動,慰藉人心。

在基督教學校成長的Gigi,從小就認識耶穌,但心中只知有這位神,對神不甚了解。直到大學,飽受情傷後的她,才重新正視信仰的價值。

多年來,Gigi眼見很多貧窮的老人過着咄咄逼人的日子,令她有份揪心的感覺。一次主日崇拜中,神透過前施達基金總幹事陳念聰醫生的講道分享,喚起Gigi心中埋藏的一份感動,令Gigi對關顧老人這呼召更加清晰,也為她奠下了服侍老人的信心根基。

偶然看到的照片
鏡頭下有一位在中環鬧市撿紙皮的長者,周圍的景物都呈黑白色,照片中唯獨撿紙皮的婆婆是彩色。照片中發出彩色光芒的婆婆,令Gigi心頭一熱。

她欲將感動化作行動,萌生了開展食堂的意念。「當時我在思考,怎樣幫助他們脫離撿紙皮的生涯呢?而當我知他們會這樣做是為了溫飽時,加上香港浪費食物的問題嚴重,令我聯想起兩者,於是便開始了『惜食堂』的理念。」

Gigi形容「萬事起頭難」,起初並不被人看好,甚至被人吐糟。但Gigi事事親力親為。這種的態度,除了源於她原生家庭的教導,也是她對每一位受惠者的尊重和愛惜。

J_H_7760

唯有順服 神必引領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章27節)

每個人都應有行善的能力,這份能力不是出於自己,乃是出於神。Gigi有不少的念頭和決策,但當她將神擺在第一位時,祂自然引領。

「當把神放至最優先位置時,所得到的原來會比自己付出的多出一千萬倍。」她續道:「但當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時,這些東西都會加給我們,所以在籌辦的過程中,神慢慢讓我們看到,祂的供應和恩典原來早已放在我們之中。」

實踐使命是職責
在香港,平均每三位長者便有一位身體未能獲取足夠的食物營養。Gigi抓緊神的應許,透過惜食堂的工作,讓更多人知道不但要關懷這班人的溫飽,更需要對人的關懷。食物給人溫飽,而從神而來的靈糧,是生命的盼望,Gigi知道這份使命不但是叫自己的生命因神而豐盛,更是要將永恆的盼望、屬天的靈糧分享給人。

德蘭修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上帝,對照顧窮人和垂死的人沒有一點的怨言,她曾說:「你今天做的好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好事。」

J_H_7700

由20盒到6,000 盒
惜食堂由開辦最初每日送出20個飯盒,現在每日都會送出6,000個飯盒,免費派發予100個慈善機構。所蘊含的信息不但只是數字的擴張,更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當不能應付和處理龐大的食物量時,Gigi一直祈禱求問神:「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呢?」神透過經文常常提醒她,「祂會將信心給我,不用害怕,只管行,因祂會供應。」

當我們以為一路會暢行無阻,但現實是,難題總會一個接一個地來,Gigi不但迎難以上,更懂得將難題全然擺上,交在神手中,因她知道這些事都不是單靠個人的能力可以處理,更有賴一班伙伴、同事的投入與參與,令難題一一破解。

全心服侍的秘訣
惜食堂的社區飯堂就是神動工的地方,讓人可以尋找愛的來源。曾有位婆婆向Gigi分享,說她回到家中就是「爛茶渣」,但來到飯堂,她說就是來了天堂。在婆婆的分享中,雖然略帶着一份酸溜溜的感覺,但卻讓Gigi知道在家中缺乏愛、無人關懷的婆婆,來到這裏,是可以重拾愛。

Gigi一開始以為人需要的是一盒飯。但現在,她發現,人心的滿足是遠遠超過一個果腹的飯盒。這個簡單的飯盒不但讓長者們走出家中的四面牆,更帶他們走到社區,接觸人群,這就是「愛的力量」。

(文章節錄自《天使心》,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24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