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福音 基督教的敦煌

silk road_fb

一帶一路,是未來新中國的大藍圖,一個連結六十八個國家共同發展,互相包容的新時代夢想。

絲綢之路,是二千多年來的多元文化、文明與知識交匯之處。早期商旅及宣教士通過絲綢之路,除貿易經商、文化交流外,也留下珍貴的基督教文化遺產及生命足跡。唐朝盛世時傳入景教,更顯輝煌,宣教士帶着愛來華傳教,成就無數傳奇動人的生命故事。

絲綢福音開拓了文明的第一條通道,而藉着一帶一路的機遇,福音的通道再一次在我們眼前展開了。

影音使團秉承媒體宣教的使命與異象,走訪多個絲路福音國家,發現有許多已消失的基督教歷史遺跡,這正需要我們在當中尋找探索,把這些可貴之處好好的保留並傳承,通過拍攝絲綢之路大型紀錄片,從一帶一路走回耶路撒冷,完成主給我們和下一代人的使命。

早於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已開始用蠶絲作織物生產,獨創絲織品。於公元一世紀時期,羅馬(大秦)主要向安息人(古波斯)購買絲綢,而絲綢則是經絲路由中國傳至波斯。希臘文的蠶絲是「賽爾」(Ser),而中國因出產蠶絲故他們稱中國為「賽裡斯」(Seres)。

「絲綢」一詞曾於《聖經》《以西結書》上被記載。在絲綢之路上,也有考古學家發現漢唐時代的絲織品及羅馬金幣。由此可見,昔日絲路中西交通頻繁,文化與宗教相繼傳入,而唐代盛世與景教亦有着密切關係。

傳留歷史痕跡

福音沿着絲路東傳,最先進入新疆地區(故稱高昌古城)。從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景教經典文獻《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即《榮歸主頌》的唐代漢譯本,譯自敘利亞文)、《尊經》、《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志玄安樂經》、《序聽迷詩所經》(最古老景教漢文經卷)、《一神(天)論》(以比喻說明唯一神性)等,看見恩典處處。

而現存於西安碑林的唐代重要景教歷史文物《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更見可貴。這座由波斯景教傳教士所立的碑,於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放於大秦寺中。碑額上部刻有吉祥雲環繞十字架,碑文除了刻有七十多位景教教士名稱及職位外,亦刻上《聖經》意思的內容:如彌施訶(即彌賽亞)出生─「我三一分身,景尊彌施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誔聖於大秦,波斯覩耀以來貢」等,可見景教在唐代有一定的影響力。

_HUA6239

景教鼎盛時期

自唐貞觀九年(635年),唐太宗派出特使迎接景教教士進入首都長安,景教由此傳入中國。教士們在當中翻譯經書及向皇族講解教義等,朝廷更資助興建教會「大秦寺」,亦有醫書古籍中記載,景教教士以醫療傳教的事跡。

當唐太宗死後,高宗李治繼承太宗寬容的宗教政策,於諸州各置大秦寺,與時形成「法流十道」、「寺滿百城」的景象,如隴右道沙州大秦寺、劍南道益州大秦寺、河南道洛陽大秦寺等。除太宗以外,玄宗還曾召集景教教士在興慶宮內做禮拜,肅宗、代宗亦均表示支持與保護景教,代宗更會慶祝聖誕節,也會賜御宴給景教信眾,當時福音在中土達到了鼎盛時期。

_HUA6762

探索土耳其

  • 阿尼古城的1001個教堂阿尼古城位於土耳其卡爾斯省、亞美尼亞邊境,它曾經是亞美尼亞的首都,而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基督教建國的國家。全盛時期的阿尼古城擁有10至20萬居民,亦有「1001個教堂之城」之稱。她位於貿易繁華的絲路上,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和藝術性。當地最大的聖母大教堂(亦稱阿尼大教堂),採用典型的亞美尼亞石材切割方式建成,是教堂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

直至14世紀,阿尼古城繼被蒙古入侵後,亞美尼亞人在土耳其與伊斯蘭教統治下被迫離開;1319年,古城更毀於一場地震而遭廢棄。

(詳細內容請參閱134期《天使心》月刊)

撰文:Jodie Ho、珮群
攝影:胡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