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軟弱到充權 以藝術為他人賦予力量


鄭慧君(Scarlette),為了讓不同能力的社區人士比較容易記憶及發音,她又為自己取名外號 C+(Scarlette的諧音)。作為社工,作為一位曾經受傷的舞者,身體的障礙如何豐富了她的視野,以上帝的眼光看待不同能力的身體?「優秀社工獎」得主C+與我們分享多年來為不同能力人士擔任劇團監製,又成立慈善組織,致力推廣共融舞蹈及透過舞動來提升身心連繫,在藝術裏超越限制的信仰實踐與找到呼召的故事。

沒有愛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殘障

2004年末,C+正值在南亞海嘯剛發生的當天到達印度,前往加爾各答由德蘭修女設立的慈善機構The Missionaries of Charity。當時在她參與的服務單位,進行了一場由不同能力孩子共同完成的演出後,一位神父站在台上說:「最大的殘障,不是身體的殘障,也不是智力的殘障,最大的殘障是不能夠去愛。」這句話對她的啟發,一直延伸至今天的共融藝術工作。「對我來說,我在特殊學校所教的學生,每一個都滿有愛的能力。」視野的轉變,一如換了副眼鏡去看待何謂殘障。
「在完全漆黑的劇場環境裏,本身是失明的演員,卻是最自在地遊走當中的,我們這些健視的人反而會手足無措。究竟誰才有權定義誰是殘障?為何過度活躍就是殘障?為何自閉症就是殘障?為何高血壓就不是殘障?」從事共融藝術多年的C+相信,生命有很多可能性,拒絕用「弱能人士」一詞去限制對不同生命的理解。
中學時信主的C+,曾立志成為心理治療師,從中文大學心理學學士畢業後,自知更愛於前線服務他人,雖仍未有社工資歷,已毅然投身社福界。「第二份工作樂施會『貧窮源於不公平』的概念對我影響很深,讓我認識到很多社會的問題並非個人努力與否、幸與不幸上,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可能更關鍵。於是才開始進修讀社工,也比較關注充權的工作。」約十年前因為連續兩次意外,造成盤骨移位而行動不便,也發現了膝蓋軟組織和骨刺的問題,C+被迫暫停最愛的舞蹈,這經驗也讓她走上共融舞蹈之路。
「那時候公司在黃大仙,還記得當年的黃大仙地鐵站是沒有電梯的。每天上下班都要撐着雨傘一級一級地上下樓梯,舉步維艱。這才體驗到身體的限制會令人做不到想做的事,讓我開始反思,如何讓身體有限制的人士都可以享受舞蹈?」
當時C+真的很希望可以再次跳舞,於是向天父祈禱:「求你讓我可以再次跳舞,並可透過舞蹈服侍別人。」不能跳的日子,她會堅持觀看錄像、腦海想像舞蹈畫面。九個月後,得到醫生的許可,她又能再次起舞!《哥林多後書》12章9節的一段經文最鼓勵她:「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這段受傷的經歷,不但讓她在軟弱中體會上帝醫治安慰的大能,更引領她走上推動共融的召命,將他人的限制化為優勢。

( 想閱讀更詳細的精彩內容,請參閱190期《天使心》)按此訂閱《天使心》